

艾维肯的人生笔记(22)
|顾此失彼背后的代价
文/一风
离开画廊的那个午后,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我像一个没有舵的小船,随浪而行,飘浮不定。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没有手艺,也没有文化,真是愁死了人。好在我熟悉了县城里的环境,在大街小巷跑了两年,也算开阔了眼界。在我走到码头桥时,目光被一则保安公司招收保安的消息吸引住了,看报名时间,今天是最后一天,我想去碰碰运气。
来到保安公司大厅,我侥幸赶上了“末班车”,包括我在内的30名保安人员经过简单的体格和各项审查后,参加了为期一个星期的队列训练。训练结束后,我们被分配到各个用人单位。我和另外两人被分配到医院门卫上班。我们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把守那扇病区大铁门,有时也会协助医院保安人员去“追债”(向因欠费偷偷跑回家的病人追讨医药费)。
有了新工作,我得跟大姨夫说一声。想到在大姨夫家住了两年,也打扰了他们的生活。于是,我走进一家熟食店,买了一份酱牛肉,一份海带丝,一份糖醋面筋。又到隔壁的烟酒店,买了一瓶白酒和一包香烟,晚上我想跟大姨夫喝两杯,谢谢他们一家人对我的关照。为了避免大姨夫追问我离开画廊的麻烦,我说保安公司里的工资高,每个月比画廊多30块钱。再有就是,保安公司有宿舍。大姨夫抽了一口烟,又喝了一口酒,高兴地说我懂事了。在小锅屋弄饭的大姨,大声地对大姨夫说,大毛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还要你现在夸啊。大姨嘴里夸着我,脸上也堆满了笑。第二天一早,我就把自己的铺盖卷拿到了医院的宿舍。

从那时起,我就到医院上班了。这一天,我和4名保安人员坐着医院里的一辆蓝色双排座汽车去郊区追债了。带队的那个小头目对一个保安小王说,等会到村头,你先去打听一下黄三梅住哪家。那个小伙子点头答应。接着,小头目又对我们所有人说,到黄三梅家之后,不要声张,村上人多,我们讨回医药费就走人。另一个保安问道,如果要不到钱怎么办呢?小头目说,来要一次,多多少少总会要到一点的。如果她家拿不出一分钱来,我们人多,她也会害怕的。我问小头目,她家欠多少钱啊?小头目说,药费单据上显示,欠82块呢。他将那张药费单据拿出来,在我面前晃了晃。
很快,我们来到了黄麻村三队。车到村头,经打听,我们的汽车开到了黄三梅的家门口。小头目手一挥,我们跳下车进了那个破败的院子。院子里有个消瘦的男人带着孩子在吃饭,见我们一行人闯进了他的院子,他惊呆了,拿着筷子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小头目问他,是不是黄三梅家?消瘦的男人惊慌地点了点头。保安小王上前一步,一下子抓住了这个男人的衣领,正在饭桌上吃饭的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小王对眼前的消瘦的男人说,我们是医院的,你知道我们的来意吧。那个男人连连点头,说家里实在没钱了,才跑回来的。小王盛气凌人,说这样吧,我们也不为难你,82块钱拿出来,我们就走人。消瘦的男人央求道,别说82块钱,就是你让我翻箱倒柜也找不出12块钱啊。小王一听这话,双手一用力,将瘦小的男人摁倒在地上。我们其他人都站在旁边,小头目抽着香烟,眯着眼睛,哼了一声说,如果所有看病的人都像你这样,欠钱就跑掉了,那我们医院还怎么开啊?被摁倒在地上的男人没说话,他只是叹气,知道自己理亏。他的孩子哭着跑进了里屋。

这时,走进来一名解放军。他见小王把黄三梅的男人摁倒在地上,他说有事说事,不能打人啊。说着,上来就把人给拉了起来。小头目说,我们是医院的,他家欠药费,偷偷从医院跑回家,你得给评评理。解放军说,黄大哥家生活实在困难,大嫂又生了这样的病,欠费离开医院,确实是他们的不对,可你们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这样吧。小头目问当解放军,那你说怎么办?解放军问,欠医院多少钱?小头目拿出了黄三梅住院欠的医药费单据。解放军从口袋里掏出了三张10块钱,两张5块钱,送到小头目面前说,我这里就这么多了,希望你们也给医院领导说说,他们家根本拿不出钱来。小头目表情舒展开来,说他也没办法,这是他的工作,希望解放军理解。说完,他又问解放军,他在部队是什么级别干部?解放军说,他是教导员。小头目将40块钱放进口袋里,向我们一挥手说,走!以前我听那个小头目说过,一般追债能追到一半的钱就算不错的了。很多时候,跑了几趟都要不到钱,还倒贴了汽油费,凡是病没看好就偷偷离开医院跑掉的病人,多是砸锅卖铁也卖不出几个钱的穷人家。所以,这次小头目很满意地带着我们回医院了。
晚上回到宿舍,想到白天里发生的一幕,我一时没睡着。想到那位解放军掏自己的钱为邻居黄三梅一家解围,我的心里很温暖。我脑子一热,起床找到一份报纸,看看人家是怎么写报道的。我学葫芦画瓢,装模作样地写了一篇题为《解放军教导员热心帮助邻居黄三梅》的报道。考虑到真实性,我将医院的名称和病人黄三梅的姓名和家庭地址都写进了报道里。为了引起编辑注意,我找来几张医院的信笺和一个医院的信封。然后,花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非常认真地用楷书一笔一画地将报道誊写在信笺上。第二天,我背着所有人将稿件寄给了报社。

三天后,那篇标题被改为《解放军解囊援助邻居,暖心事如花盛开郊区——记教导员黄有成探亲时热心帮助黄三梅欠医药费事》的报道刊登出来了,文章前还加了“编者按”。原来,报社收到我的稿件后,又专门派了记者前去黄麻村采访了那位解放军。我拿着那份报纸在同事中到处显摆,他们都把我好一番夸赞。我还特意将这份报纸寄给了中学教导主任,想让他看看写报道就应该实事求是。
就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保安公司里一位干部来找我。他先核实了关于我写报道这件事后,接着问我,你为了写那位解放军做好事,却给医院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个你知道不知道?我一时愣住了,我写的都是事实啊。那位干部见我不说话,扭头就走人了。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我莫名其妙地被保安公司开除了。

作者简介:
一风,原名李业峰,江苏淮安人,退役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集《格桑花开》《生活暗示》《心里的那条河》《天空的眼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