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408
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1]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
李政道主要对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进行研究。

读《李政道的芝城爱情:为争取秦惠箬减肥学跳舞》有感
序:李政道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大家有所耳闻,但对他的情感故事却知之甚少。1948年,赴美留学的他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同在美国留学的秦惠箬,他“一见钟情”,从此,相知相爱,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旅程中,爱情始终是李政道赢得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的源泉。
偶然相遇在异邦,一见钟情难相忘。
结为伉俪共奋进,人生路上好风光。
为助夫君攀高峰,甘当内助持家忙。
诺贝尔奖一日获,鼎鼎大名天下扬。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