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经验之谈
平舆八中学 李勤

本人今年带八年级班主任,八年级的孩子大都是13--16岁的青少年,这个阶段的孩子到了叛逆期和青春期。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他们是寄宿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少年,所以问题不少。我每天都与这些孩子斗智斗勇,青少年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主逆反
孩子的逆反,是一个让家长和老师都相当头疼的问题。自主逆反则是其中一个最为常见的类型,也是作为最普遍、最难避免的一种逆反。比如我班的一个女生叫赵韩驰,成绩极差,特别喜欢化妆,个性特强。父母的话当做耳旁风,我让她管理女生寝室,效果还不错。但是国庆节前还是闹着不上,于是我找她谈话,学习上不给她压力,让她当纪律班长,前提是自己要遵守纪律。一个大周下来,我班纪律较上一周好多了。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会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从每一个可能的细节去给孩子以自主,让负担沉重的他们能够不时感受到自己得到了信任,从而体现了自身价值,也就少一些逆反情绪,多一些自觉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二、信度逆反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幼年时。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当孩子什么都不懂,第一次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时,是向父母模仿学习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文雅,孩子也会变得文雅;如果父母变得动辄抱怨、争吵、脏话连篇,那孩子也不会有好的素养。例如我班的李艺赞同学。她是新学期从吉林转来的插班生,刚进入我班三天我就发现该女生性格为人很不一般,她直言告诉我说,她父母长期吵架,分分合合,说到母亲出轨很坦然。开学第四天,她作为走读生竟然悄悄带烟进教室,还分发给四个男生。我把她请到办公室谈话,她还不承认。后来请她父亲到学校,她爸爸竟然说也许是那几个寄宿的男生胁迫他女儿买烟呢!见过如此的父亲吗?亏得还是一名钢琴老师呢!他说他女儿“很讲义气,特善于交友,而且男女通吃的。如此的父亲又怎会教育出出色的孩子,但是对这个学生我还是时刻关注着,生怕她捅出什么漏子来。
三、情景逆反
据心理专家调查显示,很多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由于幼年时受过言语、场景刺激所致。而这种言语、场景刺激之所以威力巨大,恰恰是由于出自最亲的人口中。言语、场景是把无形的刀子,虽看不到伤口,一旦被刺,却久久不愈。再比如我班朱康博同学是一个胖乎乎帅气的小男孩。他性格有点内向,也不顶撞老师,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在所有科目中就学习一门英语,其他一概不学。例如数学课上,老师发一张试卷,他只是把名字写上,除此整张试卷再无其他标记,练习册也是像新的一样。我得知这个问题先找他聊,他基本上不与我交流,后来又给他妈妈反映此事,他妈妈告诉我。三年前孩子亲眼目睹了他表哥溺水而亡的惨状,从那时起性格发生大变,前几天他姨想不开又自杀了。他妈妈说她连本人也是有点想不开,这样有些抑郁的父母势必会影响孩子,导致孩子这样。对于这个孩子我开出的处方是:多鼓励,少批评;多外出走动,开阔视野;多于他人交流,走出阴影。
四、禁止逆反
中学生严禁带手机到学校,,但这些告诉和警告往往都不起作用,都被个体当成耳旁风。很多人认为这是好奇心在作怪,所以面对特别有吸引力的事物会使个体更加愿意的去违反规定。比如我班高平平同学。他每次来学校带手机都不交,或者交了一部手机还有一部,从开学到现在我发现他四次了。问他说没有手机,可据我观察他课堂上状态是昏昏欲睡,还有少数学生反映他在寝室里夜晚玩手机,人虽然在教室里上课不听,作业不写,笔记不记。作为一个学生一点也不作为。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顾遐不了他。他星期了回去与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管他的饮食,其他管不了,这个学生也让我心痛。当我实在没法儿时就劝其退学,他奶奶恳求的目光我至今无法忘记,可是这个学生就是不改,教育也不是万能,我只好给他换个环境。
五、超限逆反
超限逆反是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天天吃山珍海味会倒胃口,天天听父母喋喋不休也会让子女不胜其烦,说的都是超限逆反。再比如我班的一男生李以晨,表面看老实,上课不是瞌睡,就是说话。我批评他,找他谈话,也罚他抄写作业或做俯卧撑,都无济于事。后来慢慢我悟到了,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需要批评,但同一错误,一般只需批评一次。重复批评会导致超限逆反,学生可能不把批评当回事。同样,表扬也不能“廉价”重复,不然同样会产生超限逆反。学生越往后做,错误越多,这恐怕是我们老师始所未料,事与愿违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里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这是对超限逆反最好的诠释了。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和家长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比如:开放自我、将心比心、寻求意见、观察沟通、分析说明、实践体验和保持冷静。

2021 8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