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毛坝茶塘村的杨氏与一沟之隔的楠木陶家均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杨家看中了陶府的一位才女,遂向对方提亲。陶家对杨姓男子倒也十分满意,只是提出茶塘山高路陡,不方便风风光光地迎亲。杨家听闻后立刻召集工匠开山取石,在最短的时间内修成了这平整宽阔的青石大道。

我们不难想象出陶家姑娘出嫁那天是怎样的一番热闹景象。哀怨阵阵的唢呐声响彻了向阳河畔,抬着大红嫁妆的精装汉子喊着石工号子行走在这些新铺成的石级之上。杨家新郎官则骑着高头大马满面春风地走在前面,身后的八抬大轿里,陶家姑娘还在低声地啜泣……这泪水,除了对故土和爹娘的不舍,更多的是对幸福生活的无尽向往。
这座时空隧道位于杉木村二组和四组之间。造物主别出心裁,任由它将整座山峰穿个通透,所以当地人形象地称其为“穿洞”。穿洞洞口神形兼备,那些层层叠叠、或明或暗的岩石自立左右,将远古和现代两种时空巧妙地连接起来。

洞内宽敞明亮,刚好容下一条溪流和水泥公路。试想一下,倘若没有穿洞有意成全,这座横亘在眼前的大山会阻断多少村民的进出之路。行走其间,很多感觉会妙不可言,对穿洞的感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流经杉木与楠木两村之间的龙宝河叫做杉木溪,此间静立着很多与众不同的奇特石头。除了表面分布着神秘的图案之外,它们还拥有火焰一般的颜色。所以,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火星峡谷。甚至还有脑洞大开者认为,附在石头表面的某些神秘符号兴许是外星人所留。

其实,这是有着四亿五千万年历史的震旦角石。震旦角石是生活在奥陶纪海洋中的一种无脊椎动物。一旦死去,它们的肉体部分很快腐烂,那些带有结节、隆瘤以及多种纹路的角石壳便沉淀下来。多年以后,当海水褪尽,陆地涌起,这些不死的躯壳就嵌入岩石,成为与日月同在的生物化石。这个结论不但解释了那些附着在红石上的神秘符号,还得出一个不争的事实,亿万年前,毛坝是一片碧波荡漾,古生物往复游弋的汪洋大海。
利川境内古树奇多,单以树龄而论,全市最老的古树当属毛坝镇新华村3组的巴东木莲。根据权威机构考证,其树龄达到惊人的1700年,比谋道水杉王还足足大了1000余岁。

栽它之初,中国还处于东晋时代,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还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翩翩少年。
历经1700个春秋,这棵巴东木莲见证了太多的岁月更迭和世事沧桑。

作家简介:陶鹏,男,湖北利川谋道人,生于1976年,大学学历。现任恩施州民族研究学会理事、州作家协会会员、利川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副秘书长、新媒体《利川之声》主编,扬歌文学社文学顾问。
大学毕业后,陶鹏做过杂志社职员、中学代课教师和教育培训老师。2016年夏,他正式进入文学创作和新媒体行业。
近四年来,陶鹏的文学和新闻创作成绩斐然。其代表作有长篇记实散文《谋道风云》《范家大院的传奇女人》《红岩烈士高天柱》《珊瑚兄弟传奇》《川东神枪》《陆军少将甘绩熙》;代表散文有《百丈沟里的那些事》以及数百篇综合性散文、诗歌和散文诗。

除了在各大网络媒体发表文章外,陶鹏的新闻、文学作品还被中国气象报、楚天都市报、恩施日报、恩施晚报、三峡都市报等报刊以及《人民文学》增刊、《恩施散文卷》《清江》《龙船调》《品读利川》等文学杂志选登。陶鹏连续三年被评为州、市骨干网评员,曾获楚天都市报“2019年优秀通讯员”称号。
此外,陶鹏利用手中之笔,反应民生,关注百姓生活,脚步遍及城乡,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从而赢得了不少赞誉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