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维肯的人生笔记(21)
∣难以揣测的人心
文/一风
一晃,我到了18岁。农田里的活,我做了整整4年。这些年里,我虽吃了不少辛苦,可家境一直不好。除了能吃饱肚子,家里却没有钱用。这年夏天,在家住郊区的大姨夫的介绍下,我在县城里谋了一份活,给一个画廊老板打工。那个画廊到郊区有十里路的样子,每天下班后,我就跑到郊区的大姨家。
从农村到城里,从田头到画廊,完全是两个世界。面对陌生的环境,我一时感到束手束脚,手不知往哪放,脚不知站那儿。上班那天,大姨夫把我交给画廊老板后说,农村的孩子,你多管教管教,孩子不怕吃苦,也算聪明,过两年就是你的好帮手。大姨夫走了之后,老板交代我要做的工作:一是每天要适时地给画廊里打扫卫生。二是有人来取字画时帮着做些配合的事。三是每天上午骑自行车去工厂里拿裱好的字画。四是画廊的柜台由那个叫小韩的姑娘负责,我不能进去。老板说完这些,又问我记住了没有。小韩站柜台,看上去年龄和我差不多大。
画廊的业务是卖字画。我不懂画,也不懂字。每天,我只知道低头干活,争取给老板一个好印象。过了些日子,我发现站在柜台里的那个小韩姑娘真是能干,她生性活泼,待人热情,对柜台里的笔、墨、纸、砚、印章、扇面等各种物品的价格和性质都能说出一二三来,我真很佩服她。她长得白净,穿着干净好看,特别是每天看到我上班,都会笑着向我打声招呼。我心想,城里姑娘就是不一样,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有一天,她没来上班,老板又有事走不开,给我写了一个地址,让我去看看小韩怎么还没来上班。按老板写的地址,我找到了小韩的住处。原来,她发烧了。我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带着小韩到附近的医院。小韩挂上盐水后,我就跟她说,一瓶盐水至少要挂一个多小时,我先去画廊跟老板说一声,然后,我再来医院接她回去。出了医院大门,想到小韩可能还没吃早饭,于是我就买了一块鸡蛋饼。想到天热,小韩又发烧,一定没有味口,我又买了一瓶桔子汽水。拿着这些东西,我满怀喜悦的心情送给了小韩。小韩见我拿着鸡蛋饼和桔子汽水送到她手里时,连声向我道谢的同时,眼泪都下来了。后来我才知道,小韩也是农村人。

自从那次送小韩去医院后,她总适时地告诉我在画廊里要做哪些事,有时还会帮我一起做。小韩对我好,我的心里是暖暖的、美美的。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到城里上班,身边还有一位漂亮热情的女孩,我想,自己应学点什么才对。学什么呢?那就学写字吧。当我把这个想法跟小韩姑娘提起时,她也为我高兴,说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她都会佩服我呢。当然,她还告诉我,说写毛笔字不叫写字,叫写书法。那天,趁老板不在,她跟我介绍了书法里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她特别指出,若想书法走正道,必须先写好楷书。她还跟我开了句玩笑,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意思是说,如果楷书写不好,行书和草书那就是乱画。小韩还推荐一本柳公权的书法字帖,那是她从家里带来的。原来,她也特别喜欢写书法。那天下班之后,小韩姑娘对我说的话,令我激动不已,也给了我决心要练习书法的激情。
父亲的书法写得好,可能我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吧。从那天晚上开始,我回到大姨家就练习书法。大姨夫对我说,在画廊工作,是要懂点书画知识的。第二天上班,我把练习的楷书悄悄地带到画廊,请小韩有空时帮我指点指点。那天下午,老板不在画廊,小韩告诉我,中国汉字有规律,掌握了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再去练习笔画,就能事半功倍。可能是天赋,也可能是加上我拼命的努力,一年后,我的书法写得让老板都竖起了大拇指。书法拉近了我和小韩的距离,若是哪天她回乡下老家没来上班,我的魂似乎也游荡在半空中。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惦记一个人的滋味。我想可能自己喜欢上小韩了,那种喜欢,心里是暖融融的,无法抹去,也无法回避。满心的盼望,激励了我刻苦的意志。我想,等我哪天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了,就向小韩表白我喜欢她。

岁月不居,春秋两度。一个星期天下午,老板做成了一笔不小的买卖,他高兴地点上一支烟,把我叫到茶几前,送给我一份《书法报》,指着最后一个版面的右下方对我说,大毛,这是全国书法比赛征稿启事,你可以写一幅作品试试看。老板还特意告诉我创作一幅作品的章法,比如提款和落款的位置和写法。拿着那份报纸,我兴奋不已。那些日子,小韩姑娘的母亲生病,她没来上班。我想,趁小韩姑娘不在的时候,用心地写一幅,请老板给我指点指点,到时按报纸上的地址给寄过去。这件事暂时不能告诉给小韩,万一不能获奖,那多难为情啊。
一晃到了国庆节。自从参赛作品寄出去之后,我的心每天都在等待中熬着过。再过一个月就在报纸上公布结果了,为了快点打发这段时间,每天晚上我刻苦练习书法,第二天早上依然将练习的成果悄悄地送给小韩姑娘。

天气渐渐地转凉了,街道的马路上也有了些落叶。一个雨后的黄昏,老板在茶几前一边看报纸一边喝茶,他突然大声叫我:“大毛,你的书法作品获得了全国优秀奖!”这一声喊,把我和小韩姑娘都喊到了他的跟前,小韩跟我抢看那张报纸。看着自己的姓名登在了报纸上,深秋的凉意也没能阻止我的额头流下一滴滴汗珠。
那个仲秋的夜晚,小韩姑娘的身影在我的心里跑来跑去,温暖得让我无法入眠。我想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对,明天就向她表白!可万一人家不同意怎么办?那不丢死人?以后还怎么天天见面呢?她不会拒绝我的,她对我那么热情,每天还不厌其烦地指导我练习书法。对了,昨天黄昏时分她得知我的书法作品获奖就像她获奖一样的高兴。我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把一整夜的睡眠折腾得一分一秒都不剩。

第二天上班,我怀揣那份心动,行走在通往县城的那条大路上。见路边有一束束火红的长春花,我采了一串,准备送给小韩姑娘。到了画廊,我开始左等右盼,就是不见小韩的身影。老板今天有事没来画廊,我一个人有点焦急不安。到了下午,小韩终于来了,她是带着一缕欢欣的阳光走进画廊的。她看到我时,满脸的喜悦,还说等一下找我。我心里彷徨着,心想等一下怎么跟她表白。就在我发呆时,小韩来到我的面前,双手给我递来一张请柬。她像往日一样,开朗大方地满脸笑容地对我说:“下个星期天我结婚,请你喝喜酒……”怎么?我愣站在她的面前,像木偶一样一动不动。她笑着把请柬在我的眼前晃了晃,问道,你怎么了?傻了?我仿佛从梦境里醒来,勉强地挤出了笑,说没事没事。小韩姑娘纠正道,说不是“没事没事,你要恭喜我才对”。说完,她转身又咯咯咯地笑起来。
从那天起,我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打不起精神来。没过几天,我又无意中发现老板用自己临摹的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作品卖了大价钱。小韩让我“失恋”,老板欺骗顾客,我感觉人心实在让人难以揣测。这样的环境让我无法在画廊里继续再呆下去。一个星期后,我辞去了画廊的工作。

一风,原名李业峰,江苏淮安人,退役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集《格桑花开》《生活暗示》《心里的那条河》《天空的眼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