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锋
图/网络
七夕,总有诸多浪漫的情感传说,很适宜让思绪信马由缰。
今晚,我也将自己放飞到三十年前的这一天。
还记得初秋之夜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星星,不是很漂亮、但是很文静的她和我坐在鱼塘边的长石头上,面带羞涩、轻轻的告诉我,那闪亮的星星就是牛郎和织女。
在秋雨过后的路灯下,凉意替代了白天的炎热,她继续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爱情故事,说凡间将这一天叫做“七夕”节。
在没认识她之前,总是认为“七夕”没有什么特别的,什么花前月下、窃窃私语等等。特别是我们这些乡下的年轻人,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七夕”的星光下只有树林的影子和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的树叶仿佛在静夜里窃窃私语,不过,倒也有点像我和她的细语情话。
还没有异性走进我的心里之前,不懂得什么是男女私情,当然,也有可能是时代不符合条件。
“七夕”这一天,从未联想起过牛郎、织女这一对真心相爱的人和神,更没有去猜想他们之间相隔最遥远的那种爱以及生与死的感受。事实上,那个年代很少有人将“七夕”和“情人节”混淆在一起。
自从被她那种“静”的气质折服后才明白,我在这岸,她在那岸,都知道彼此在心里深爱着,却承受着南北遥遥相望、无期相拥的那种折磨。甚至还会愤慨的抱怨,如果注定牛郎织女没有交汇的轨迹,为何还要搭建那一座诱人的鹊桥?如果有幸得以一日相会,又为何还要为他们带去更多的相思之苦?
还好,我不是牛郎,她也不是织女。
“七夕”,实在不是一个值得为爱欢呼的日子,甚至很多和“七夕”相关的爱情故事,都有着相同的凄美。
每当想起她的时候,总是习惯独自久望窗外那无边无际的银河发呆,总是觉得夜空遮掩着星光。理所当然的认为,银河中那颗灿烂的星光就是她的化身。
其实,即便不是阴天,想看到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也是很难的,因为星星太多了,到底哪一颗是牛郎和织女?哪一颗又是我心中的她?没有谁知道,父母没说过,老师也没教过,纯粹是将自己心中对她的相思寄托在星星身上做为假设而已,说白了,就是自己在骗自己。
明明知道是虚拟的,偏要当成是真的,这就是人类对爱的本性,喜欢自己哄自己。
自从那天晚上她将“七夕节”的故事告诉我以后,看星星几乎成了唯一让我牵挂她的一种精神寄托。
孤单的夜里,独自坐在门前的草地上看着星星,星星也眨着眼睛看看我,也许,这就是我和星星对“七夕”的一种默认。
有时懵懵懂懂的在想,牛郎织女虽然是一个传说,其实,好的爱情永远属于实实在在的凡人。神话也好,虚拟也罢,红尘中确实存在着千古不变的爱情。
曾经因为我和她天各一方的故事,习惯在七夕这个夜里,去联想那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有人说“悲哀”才是这个节日的主题,有人说“祝福”这对苦命鸳鸯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也曾害怕过自己有一天可能会变成牛郎,所以我总是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伤痛的永恒。
有人说:现代人的爱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又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不管别人怎么说,人们还是深信爱的永恒才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红尘中依旧崇尚地老天荒的真爱。起码,我就是地老天荒的拥护者。
我爱过,也恨过,所以懂得“醉过才知酒浓醇,真爱方知情义重”的哲理。正是因为人间有真情、有真爱,我们才会心头有血,胸中有梦,我们才会彼此日有所思,夜有所念。追颂夫唱妇随,羡慕举案齐眉,那才是美好的人间烟火。
也许,我们看到年轻人在林荫小道边相依相偎时会视若无睹。也许,我们看到一对老夫老妻相挽着蹒跚而行,心中总是肃然起敬、羡慕不已。那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柔意境,确实能让人感慨万千。
即使老态龙钟,他们仍然给人一种夕阳无限好的感觉。
“七夕”,祝愿牛郎织女永不分开。
“七夕”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1.七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