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西瓜风波
作者:南秀山
那年放暑假,生产队长派我和青富去看管村后那块红高粱。
正巧高梁地与生产队的西瓜地近挨着,中间只隔一条小沟,小沟里水有肚脐深,我和青富天天要跳进小沟里洗上几次澡。
生产队里那十亩西瓜种的全是黑皮大西瓜,成熟了一个个如水桶般大,大黑籽红沙瓤,吃一口如蜜浆似的甜。
我和青富天天都能看到一些公社来的干部,骑着自行车走进瓜园里,生产队长让看瓜的铁柜爷捡熟的摘一个切开让干部品尝。
听队长说,地里有个西瓜王,大概有五六十斤重,等几天成熟了准备拿它去参加全公社的西瓜比赛呢!
铁柜爷在西瓜王旁边插了一根干树枝儿做记号,他每天都要摸一摸看一看。
生产队长说:"在公社西瓜比赛中获了奖,不管奖什么东西,都归铁柜爷。"所以铁柜爷看西瓜王很重视。
一天午饭后,烈日烘烤着大地,在阳光之下的物体,表面上都袅袅腾起一片朦朦胧胧的热蒸气。
我和青富坐在俺俩搭的小草棚里热得直流汗水。青富说:“山哥,你想吃西瓜不?”我问:“想吃,哪弄去?""那块地里西瓜还少吗?”青富用手指着小沟南边说。我突然动了心,一拍大腿说:"走,偷个去!"青富也来了精神,猛地站起来,笑着说:"走,我偷你放哨。"俺俩经过一番策划,决定用搭草棚用的细麻绳,一头栓上一个钯锯子,一头绾了个小死套儿。青富把麻绳紧紧握在手里说;"山哥,你在小沟边接应,我把西瓜拉到小沟里,由你抱着向高粱地跑。"我点了点头说:“中"!俺俩说着从小沟里淌水过去,我趴在西瓜地沟边的草稞里放哨,青富象一名扒扡雷的侦察兵,慢慢地爬进了西瓜地里。
不大一会儿,只见青富一手拉着一根绳头,一手扒着瓜秧往前爬,在青富身后六七尺远的地方有个大西瓜在滚动。青富爬到小沟边,举起一只手摇了摇轻声说:“快,帮我一把!"我赶忙爬过去接过他手中的绳套,使劲往小沟里拉。只能"嗵!"的一声西瓜掉进沟里水中,"呀,这个西瓜恁大?”我好奇扡问。"别说话,快走!"青富也跳进水里用手洗了一把脸,我在前面拉着绳套,他在后面推着西瓜,在水里往西走了一阵后,离开瓜地好远了,俺俩才爬到沟北岸上,我们俩个抬着西瓜很快跑到高梁地里,才直起腰来,轻轻松出一口气。
我抱了抱西瓜说:"这西瓜有几十斤重。"青富说:可能是西瓜王吧?""西瓜王?队长知道了咱要挨斗呀?”“管它哩,吃了再说。"青富虽然这样说,但心里很胆怯。他又说:“山哥,队长要是查到咱头上,咱俩承担,你也不能装孬?”"这当然,谁装孬谁不是人种!"俺俩发过誓后,用割草的铲子一连切了五六次才切开,黑籽红沙瓤,我把这一大半又切成四小块,俺俩用手挖着吃了起来。
好甜呀,吃的沒有掉的多,西瓜瓤子洒满地,吃饱了就歇一会儿,顺着高粱地转一圈,跳到小沟里洗个澡,又一起钻到高粱地里继续吃西瓜…
那天我和青富真是过了西瓜瘾,一半西瓜连吃几次都没吃完,剩下一大半被俺俩在高粱地里刨个坑,窖了起来。太阳快落山了,俺俩又把西瓜皮埋起来,然后才放心的一同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社员议论纷纷:"西瓜王被人夜里偷走了。"
"这是哪个缺德人干的?”"这还用说嘛,除了地富反坏右,还会有谁?
”生产队长到大队部报了案,大队支书,治安主任,民兵营长都来啦。
大队干部先在村前槐树林里召开群众大会,以阶级斗争为纲,先把村里几个五类分子关押到大队部里反省。
生产队长又领着大队干部在村里挨家挨户搜查,结果连个西瓜皮也沒有搜到。
当天晚上,在村里又召开群众大会,把村里几个五类分子又揪出来批斗。
支书讲:"虽说一个西瓜不值啥,这是阶级敌人在暗中搞破坏,满地西瓜他不偷,偏偏偷那个西瓜王,这说明什么呢?
还有两天公社就召开西瓜比赛大会,公社领导巳经到各个生产隊西瓜地里参观品尝了,大概都没咱村的西瓜大、西瓜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西瓜王被人偷走啦,大家说,是不是阶级敌人有意再搞破坏呢?
"支书刚一停音,接着就有人呼口号,"打倒地富反坏右,打倒阶级敌人……
轰动全大队的一场西瓜风波十天后终于平息了。
当时,我和青富被吓得捏着一把汗,十天后,等我们到高粱地里去扒窖的那大半块西瓜时,揭开上面覆盖的一层青草一看,不由惊呆了,西瓜红沙瓤长出一层灰毛毛,捧出一闻,又酸又臭,我们只好又重新把西瓜埋了起来……
这件事儿,我和青富守口如瓶好几年。
最后提起这档子事儿,铁柜爷气得直骂龟孙子,生产队长笑着说:“在那年代里,以阶级斗争为纲,讲成份论,只要社会上出了点屁事,就先拿五类分子开刀。你俩成份好,又是初中生,怎会怀疑是你俩呢!我和青富都笑了,却笑得不自然……
(原载2001年4期《京九文学》)

作者简介:
南秀山,虞城县利民镇人,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淮海战役研究会会员,商丘市政协文史委员,虞城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利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利民镇档案室管理员。曾任《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党史》《商丘工作》《少年素质教育报》《安全教育周刊》等报刊特约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现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自1995年以来,在县市省等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8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300余篇;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十余篇作品曾获奖,特别是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是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2017年12月又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忠魂》一书,约60万字。
联系电话:1823801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