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小说 机要文件(3)
文/彭太光
请刘逸青吃饭,是张西海早就计划好了的。
张西海在邮电局卖报刊这里,已经打听到了刘逸青上班的地方。
那天上午,张西海买报纸杂志的时候,有意问清楚了刘逸青的上班处。一来二去的,卖报刊的姑娘跟张西海早已经熟了。张西海打听刘逸青的情况,姑娘心里认为这个男人是在追刘逸青,所以愿意帮他。
市邮电局占地面积十余亩,围着临街面而建的房子有近三十米。邮电局的大门可以两部邮政运输车辆同时出入。传达室在大门口的左侧,出入口没有设栏杆,人们出入邮电局,不见有门卫盘查。
张西海进入到邮电大楼里面,没有直接去机要室,而是在邮电大楼里面转悠了一圈。
邮电局里面比较杂乱。进门后正对着的,是职工食堂兼礼堂。职工食堂的旁边是一幢三层楼的建筑,是上夜班的员工宿舍。职工食堂和员工宿舍,是解放前的建筑物。邮电局没有对旧的房子改造,许是资金不足的问题。邮电局是央企,高度集中管理,所有收入都是上划,市局到省管局,省管局到邮电部。各市邮电局的职工的工资或者奖励金额,都是省管局在每月的十四号下拨到各市邮电局的财务,各市局十五号发给全体职工。建设方面的资金,各市局必须另外提出申请。省邮电管理局统筹考虑安排。萍乡市邮电局临街面建的房子,是近几年建成的。这排三层楼高的房子是机房、话房、报房、电力室,是为改善电信业的发展而拆旧更新的。按照省管局的要求,生产用房建设好后,必须建设一个蓝球场。蓝球场建设好后,留下的空间就不大。机动车辆没有固定的停车位,邮政的生产车辆靠邮政的生产场地停放,电信的生产车辆靠电信的电缆处停放。进邮电局大门的左手边,也就是附属楼的旁边是一块空地,这块空地摆放着几卷电缆,电信用的机动车辆也就停放在电缆边。在最里边,是一个公共厕所。
邮电局的办公楼,是一幢四层建筑的旧房子,楼梯过道都是木板。这幢房子是五十年代建成的,一直没有被改造。市邮电局,外面看似很不一般,里面则是杂乱无章。
张西海左瞅瞅右瞧瞧,便朝着机要室的方向走去。
机要室在二楼。机要室所在的这幢三层楼房,只有三个窗口,也就是说,只有三间房。一楼是局卫生所,二楼归机要室,三楼是办公用品领用仓库。张西海步行到机要室营业窗口,见刘逸青正背对着门在整理机要文件。机要室的营业窗口,是对外营业的。有的单位有机要文件外寄,就是通过这个窗口办理。这个窗口只有一间房子大,不足十八个平方。里面一间,是值班室兼机要文件存储间。当天进口的机要文件,没有投送出去的,会按照要求存放机要文件存储保险柜。当天窗口收到的外发文件,赶不上当日外发的,也是放在文件保险柜里。
在机要室工作的员工,是要过政审这一关的。假如家庭成分有问题,或者是直系亲属有问题,或者本人还不是中共党员,是进不了机要室工作的。刘逸青是市邮电局的话务员,话务员的工作性质是三班倒,常常要上晚班。老公在的时候,在铁路工务段也是要上夜班的。刘逸青已经从事好多年的三班倒话务工作了。女儿渐渐长大,读中学后,她跟局人事上提出要求,想要换个不上夜班的工作岗位。那年正好机要室增编,也是需要一个女的机要营业员,她就这样调入到了机要室工作。作为机要员,是受过保密教育培训的。她跟张西来来往,并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是在机要室工作。当听到有个声音叫她,听声音,她就知道是他来了。他来找我,有什么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