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都是新疆之美,再加上女儿的一再忽悠,计划了两年的新疆之旅终于成行。那里有绿如翡翠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牛羊挂壁的壮观,有新疆元素的喀纳斯,有令人神往的天山天池,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能和难得一见的骆驼刺,沙漠红柳,梭梭柴树林亲密无间,也是一份难得的经历。能看到那背依天山,怀抱戈壁,飞沙如雨的沙漠,也算是大开眼界。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大漠深处的一份亲情。
当年因为不得已的理由,弟弟弟媳怀揣一份忐忑,一份希望,一份未知,只身闯荡大漠戈壁。姑嫂再次重逢,亦是21年后的今天,自然是十分欣喜,毫无睡意,彻夜长谈。聊到对未来的憧憬,聊到走西口的艰辛。不知不觉中,就谈到当时的情景。

家乡的六月正直酷暑盛夏,所以夫妻二人穿着单薄的衣服来到新疆。沙漠,戈壁,同样是酷暑难耐。因为我弟媳是非常非常能吃苦的人,所以咬牙熬过来了。然而最难熬的还是新疆的深秋和冬天。没有棉衣御寒,自然是冷到极致。皴裂的脚手没处安放。而他们夫妻囊中羞涩。弟媳说,当年五分钱一斤的西瓜都舍不得买给孩子吃。甚至在婶子去世时,弟弟连奔丧的盘缠都是七凑八帮的……那时,从新疆到江苏要好一周左右路程,再加上他们没有路费,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永远无法想象。所以,那天,听弟媳的诉说,我心痛到想大哭一场。
寄人篱下,把所有委屈和泪水偷偷咽下。至于弟弟,七尺男儿,经常是无助到躲在没人处嚎啕大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所以,我想说,不要用金钱来考验人性。
我说过,他们夫妻二人是非常能吃苦的人,眼里总能看到活计。我堂妹说:“三嫂种什么长的都壮。" 可不是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庄稼怎么能不壮呢?我母亲常说:庄稼不吃昧心食。在戈壁滩开荒种地,硬是把不毛之地,恳成棉地良田,那毅力不亚于愚公移山。刚开始,自己没有锅灶,甚至连一张凳子都没有,在邻居的帮助下,总算熬过来了。

而当时,孩子都寄养在亲戚家里,只有侄子还小,便带到身边。开始每天把一岁多的孩子带到戈壁里干活,孩子不能反抗,只有陪着父母一起受罪。等孩子长大一点,孩子就不肯下地了,每当看爸妈下地时,就早早躲在棉田里。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哪个不希望孩子少受罪呢?但他们夫妻只能如此。古诗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仅仅是阳关,可见大漠深处,何处长安路呢。
好在我弟弟夫妻都是非常务实,非常能吃苦的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孩子也已成人,有了自己的工作,国家政策对棉农也有很多利好政策。日子就这样一天好一天。按说,他夫妻二人可以歇歇脚。可是奋斗的人,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如今,弟弟打理80亩棉田,弟弟经常是通宵达旦,浇水,打理棉田;弟媳忙完自家的活,还经常到别家打工。弟媳也非常喜欢奋斗带来的幸福感。
我被弟弟弟媳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了。
每当冬天农闲时,弟弟写快板,弟媳上台演。珠联璧合,弟媳登台演出的荣誉证书,厚厚的一打,还是乌苏市十佳宣讲员呢?我知道,那是奋斗者的荣光!弟媳识字不多,每次弟弟写好快板,用语音发给她,她背诵,排练。可见弟媳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弟媳小我一岁,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垮她,我觉得看上去比我还年轻呢。每天都是精神抖擞。载歌载舞经常在田间地头。
我被弟媳的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忍不住也做她的搭档来一段快板,虽不出彩,但也是满满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