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湖紫藤感赋
(文/刘欣莲)
我常在桂湖散步,
春天枝繁叶茂紫花芬芳,
秋日硕果累累,
五百年盘桓相守。
古藤虬枝缠绕
盘根错节,
不离不弃,
升庵正直重朝纲,
“议大礼”被谪戍发配滇南。
三十年的离别 ,
黄峨流不尽的相思泪望眼欲穿。
思念的琴弦不知弹断了多少根,
从满头青丝等到白发蹒跚,
盼来的却是夫君已离开了人寰。
秋风轻吹藤叶飘零,我眼前浮现了黄峨思夫悲痛的情景:
她双手撫摸升庵亲手种植的紫藤泪如泉涌,
她失声痛呼……
这对苦鸳鸯的佳话从此在人世间流传。
我常在桂湖散步,
园内翠掩亭榭诗韵悠悠。
当我漫步《荷塘月色》边,
亭亭玉立的苞荷像状元的巨毫,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的绝唱在耳边回旋。
当我漫步《杨柳楼台》下,
夫妻折柳惜别的场景出现在眼前,
当我漫步到《丛桂园林》,
黄峨撫琴升庵和之温馨的情景在脑海浮现……
我常在桂湖散步,
目睹人们络绎不绝到此一游,
相机攝下最美好的时光,
画师笔下的连理古藤仿似庵峨今生的续缘,
夕阳夫妻携手迎着朝阳环湖步健,
人们在升庵祠祭拜文坛巨星,
在黄峨馆里细品佳人的辞章,
在藤王架下浮想联翩……

注:1、“杨升庵”明末状元,名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成都新都人。“议大礼”被谪戍发配滇南三十年。
2、“眉”指杨升庵夫人才女黄峨(四川遂宁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字秀眉,善诗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3、《杨升庵祠及桂湖桂湖》4A景区,全国八大赏荷名地之一。内有状元杨升庵祠及其夫人黄峨馆。4、进景区大门两侧,有两棵高大的紫藤,冠名藤王(一棵500余年,另一棵200余年)。
5、杨状元与才女黄峨夫妻恩爱,郎才女貌,情投意合,花前月下留下不少佳吟。他们幸福的生活相聚仅五年。杨升庵正直无私、重朝纲,因朝廷“议大礼”谪戍发配滇南充军永世不得回川,他忧国忧民,就此成就了他在云南传播中原文化的伟大壮举,其一生文献四百余种,堪称文坛巨星。
作者简介:
刘欣莲 女 、现年七十岁,师专。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干部(曾任铁路学校教师)。热爱文学,喜爱诗词。新都区作家协会会员,新都区升庵诗社会员,成都市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代表作《多丽.桂湖、杨升庵祠》;《水调歌头.游剑门关》;《满庭芳.游文昌故里》;《乡村渔翁独釣乐》……
获奖作品:《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喜看今朝美新都、《毗河新貌》等。
喜爱都市头条抒心栏目,多次投录,受到好评,其中《鹧鸪天.清明祭祖》热点置顶,《沁园春.盛世中华感恩党》录入《传统格律词曲》、《格律评词选刋》,《心园春.盛世中华感恩党》且录入《浣花溪文学社》《热点美文集》置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