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中“三友”与“四君子”
文/ 张尚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把“梅、兰、竹、菊”并称为画中四君子,在四季之中如君子一样高尚品德。而松、竹、梅的生命力之强韧,在寒冬时节之中仍保持自己的活力,被视为“岁寒三友”。
画中四君子是我国文人雅仕和社会名流对于人格的一种向往。有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不与百花争艳,傲然于寒冬中绽放,恬然不屈,视为君子,让人联想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美句。
兰花之幽,有君子谦让之德风范,在幽僻之处独放芬芳,是画中有名的君子花。
菊花的品种很多,它们喜欢在秋风瑟瑟的时候迎风舒展,淡香自如,不浓郁、不艳丽,在怡人芳香之中,虽无傲雪却也斗霜。
竹为君子虚节凌空,节节高升,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之下,它们不亢不卑,刚直生长。

松、竹、梅不仅长寿,更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都知道松树之挺拨,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之中,文人都会对其进行描述,在冽冽冬雪之中,傲然而立,有着“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的这样顽强生命力,怎么能不让人惊叹呢?在冬天里,不见落叶的竹子还有松树,让人想到了洁白清廉,很多时候不仅用来赞扬品性高洁的人,更见在困难之中保持善意,坚持初心的人。在漫长白雪之中,唯有梅花点点之红加以点缀,不仅是因为梅花的美丽,更是在这个寒冬之中怒放,让人暗香浮动,清气乾坤。
正是因为这些品德的象征,自古以来,文人是有傲骨的,他们向往而推崇这些高洁的人格,所以他们笔下的诗词与画作,淡与君子,雅如君子,他们都喜欢用梅兰竹菊还有松为题材作画,形成画中“三友”与“四君子”的中华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