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的夜
作者:碑林路人丨朗诵:兰新
月照姑苏花有影
夜笼平江波无痕
写下这两句词,
就想起了月色下的江南,
想起月色下的江南,
就想起了苏州的平江路。

都说一条平江路,
就是一座苏州古城的历史,
在平江路上行走,
仿佛走在苏州古老的影像中。
这里是苏州古风古韵的缩影,
也是苏州诗情画意之所在。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
每一个街角都有着
无数浪漫的传说和故事。

我喜欢细雨朦朦的平江路,
朦朦的细雨给温婉
而内敛的平江路,
增添了几分江南的柔美,
又让撑着油纸伞的女子,
有了袅袅婷婷的身影。
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
淌着雨滴的屋檐,
还有在木窗棂边
打着瞌睡的店家,
都让这条街有了一种
安静与平和的从容,
让路过的人们
有了时光缓慢,
生命静好的淡然。
我喜欢雨中的平江路,
但我更喜欢
被月色笼罩下的平江路。

在苏州的那些日子,
我常常会在夜色降临的时候
去平江路散步。
这时候的平江路,
没有了白天的喧闹,
没有了游人如织的嘈杂,
它像一个刚刚褪去了脂粉的女子,
真实而自然地站立在我面前,
不由得让我的心在这一刻归于平和。

平江路的夜晚,
没有大红大绿的霓虹灯,
也没有吵吵闹闹的酒吧,迪厅,
只有小巷深处吴侬软语的说话声,
临街的河水轻轻的流淌声,
还有偶尔听见的评弹的说唱声。
这些声音让这条街有了烟火的味道,
也有了氤氲在江南风情里的
浅淡的优雅。

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一个人在月光下的小巷里行走,
看身边的原住居民,
看他们匆忙地、闲散地、
欢快地、忧烦地从身边走过;
看那些开在窗前的、屋檐上的、
篱笆墙上的不同的花儿,
看浅浅的绿、淡淡的紫、
俏丽的红、粉白的蓝,
还有月亮打在青石板上的光,
和自己映在光斑上的影子。
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自然,
静谧美好,
犹如水边的苔痕,
在时光的风中,
独自生长、蔓延,
处事不乱,波澜不惊。

偶尔,我也会坐在
一个临窗的咖啡屋里,
一边喝茶
一边看窗外的夜色。
平江路的夜,
在我眼里有着旖旎的风情。
斑驳的老墙,沿河而建的房舍,
墙面上随风摇曳的藤萝蔓草,
开在院门上的细细密密的蔷薇花,
都在月色下有了不一样的柔美。
尤其是当那些身着旗袍的女子,
款款地从窗前走过时,
突然就会让我
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

这是江南,
是梦里的江南,
是诗一样的江南。
我在平江路的夜色里,
时时刻刻都能找到
我藏在心底的那份
关于江南的记忆。
我想,我的前世
一定是一个走遍江南的才子,
我爱极了平江路这样宁静的夜晚,
爱极了月色下的江南,
和行走在江南月色里的
那些袅袅婷婷的女子。

平江路给我的记忆,
犹如江南给我的记忆,
都是那样的亲切,
那样的温婉、典雅而浪漫。
这里是时光静止的河湾,
这里也是让浪漫的心
有个归宿的,最安逸的地方。
我爱极了苏州小桥流水的宁静,
爱极了平江路的夜晚。
——END——
作者:碑林路人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大型期刊《新丝路》专栏作家。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常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台播出。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范本和全国教师培训写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碑林老师不仅深受广大朗诵者喜爱,更是一位优雅的诗文作家,其代表作有《禅花如雪》、《掌灯的人》等。

朗诵简介:兰新,联盟诗苑主播,联盟诗苑主诵团团长,定居北京的江苏人。在人生的每个时期、每处风景,都有文青相伴;喜欢诵读、音乐和阅读,崇敬大美博爱,希望用自己的声音传情达意,弘扬文化传播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