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189)期

两 条 鱼 的 启 迪
作者:高仁家
初审:文丹兰
复审:学与问
诵读:成于乐
经过自然生物演绎进化,动物也有天然母子情,正是这种情愫,延续生命的繁衍,维系生态的平衡。这番感慨,我从两条鱼身上得到的启发。
大马哈鱼,生活在深海中。雌马哈鱼产完卵,日夜守候等待小鱼孵化。小鱼不能远游觅食,就近吃母鱼的肉存活,小鱼长大,母鱼也死去剩下一具白骨。


母鱼出于本能天性,为了子女宁愿舍弃生命。马哈鱼的故事,诠释母爱的伟大,令人泪目。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种是小鱼舍命救母。

微山湖的乌鳢,母鱼产完卵后双目失明,无法觅食裹腹。孵化出来的小乌鳢不忍看着母亲挨饿,一条一条地游进母鱼嘴里被吃掉,最终小鱼存活不足十分之一,它们为了母亲献出了幼小的生命。
两种鱼两个命运:一种是母爱之鱼,一种是孝子之鱼,演绎出两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皆教人感动。鱼类能尚且如此,人更能做到。
感动之后我想:由于基因的遗传,父母与子女存在亲密的血缘亲情关系,子女是父母青藤上结出的瓜,为瓜的成熟,父母拼死拼活的流血流汗,甘心情愿的忍饥受累,等到子女长大,又目送去向远方,这时候自己身上膏脂几乎干枯,可是,父母无怨无悔从不向子女伸手追求回报。写作到此,我想起了装在心海里,难忘的一件事。


多年前,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为供上中学食宿的儿子读书,早出晚归,到离家乡很远的地方讨饭,近了怕儿子知道,打击自尊心影响学习。就这样东讨一碗米,西要一瓢面,攒够数量,送到学校给儿子兑换饭票。由于各种米面混杂一起,颜色不一样,一次两次学校食堂管理员免强收下,第三次坚决不收。无奈之下,母亲双膝跪下,泪流满面讲出实情。
这件事引起轰动,学校领导当即减免她的儿子在校一切费用。儿子也争气,高考时以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假如没有母亲含辛茹苦的付出,这个儿子未必能跨进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的门坎。这位母亲实在是太伟大啦!

鱼能舍身育子和舍身孝母,这与耳熟能祥的鹰隼反哺,羊羔跪乳的之举一样弥足珍贵。
子女孝敬父母,中华礼仪之帮传统美德,汉有"黄香温席"和二十四孝图"卧冰求鲤"的典故令人敬重,古人运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后人布孝心,行天道,敬父母,凡是行孝事亲,终有善报。


每个父母对待子女都是无私奉献。他们给了子女肉体的生命,降临于世。父母恩高如山,情深似海,仅这一点子女永远报答不完,孝敬父母天理之道,刻不容缓。


人在做天在看。善老养老人生之责任,奉劝以前做得不够的子女,反省自新为时不晚,记住孝敬父母一份心,便会得到一份福报。
这就是两条鱼给人们的启迪。我不知道行孝未来有多美;但我知道,行孝一定有福报的未来。

【作者简介】 高仁家,笔名家人(仁家)。辽宁省凤城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中学语文教师,机关文员及管理,乐于在文字间徜徉,善于写作及文学评论,在中央省市发表文稿。人生格言:正心存善,为人处事,力争精彩。

【主播简介】田慧捷,网名成于乐,居天津,机关退休干部,喜欢读书,热爱文学,喜欢诵读与歌唱,愿以文交友,传递真情与欢乐。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此贴无需高额打赏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