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烹诗煮鱼
作者//唐半傻
早八晚五的人上班去了,妻和保姆带着外孙去逛公园,我一个人宅在女儿家里做后勤部长。
去早市买菜,23块钱一斤的嘎呀子鱼买了50块钱的,女儿爱吃鱼,两年前我来的时候换着样给她买,给她做,她从小到大就爱吃我做的菜,临来时在电话里就说,让她妈帮阿姨看孩子,她爸我负责做饭,不愧是财政局的会计,如意算盘打得烂熟。
怎奈两座城市相隔两千里,我又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过着动荡不安的日子,她能吃到我做的菜多半是望梅止渴。
昨天去当地的医院取核酸检测报告单,社区要求做的,并每周报告两次体温,当官的往上爬不容易,比蛆虫还不易,不能害人家丟了乌纱。微观世界小到肉眼不可见的病毒,用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占领了我们这个水蓝色星球,人类的原子弹只能杀人类自己,奈病毒如何?口罩成了裤衩,人人必备,人嘴成了隐私部位。好怀念不戴口罩的日子!
把地球母亲祸害得千疮百孔被上帝拔了毛的猴子们还能回到从前的旧时光么?
去医院的路上路过社保局,偶遇女儿去办公事儿出来。想想女儿现在的工作也可以了,风吹不着雨淋不到,虽然工资不高,也算衣食无忧了。她大学刚毕业时,还怕她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呢,真的是杞人忧天了。
医院里看病的人不多,反倒是大门口穿白大褂戴蓝帽子的人一大群,呜呜泱泱地指挥进入医院的人扫各色各样的码,那牛❌ 哄哄的神态让人想起文戈时期的红卫兵,国人们但凡有一点小权力的大都不可一世。扫码之后进第二道门,让保安看一下绿码良民证,就可以站在大厅里向导诊小姐问路了,导诊小姐大都如花似玉风水宜人,像星级酒店的迎宾门童。
上得二楼,做核酸检测的门口又站一人高马大的漂亮天使,天使笑容可掬地问寒问暖之后告诉我去窗口交费,我说全中国不都免费吗?她说,那是老黄历了,这叫与时俱进。不由地想起前些日子水淹郑州,郑州某医院的副院长哭得像个孩子:“关门了呀,一百年没关门啦,现在关门了呀,这雨下得真大呀……”
年入百亿的医院,冷不丁关门了谁不得哭得像个泪人?
拿棉签格勒一下嗓子,你冲天使啊一声,80元人民币漂走了,第二天,换一张白纸黑字,告诉你:阴性!
女儿家使用面积130平方的大房子自然好大的厨房,我喜欢大厨房,因为好酒自然嘴馋。我一边做着饭(女儿、女婿早、午饭都在单位吃,只有晚饭在家)一边收着沈阳头条的稿件,偶然翻一下前天写小外孙的文字,竟有两万八的阅读量,一百多个赞,十几条评论,在六亿人月入不足一千的大背景下,压在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下苟延残喘挣钱挣命的底层人们还能偶尔偷闲静下心来读我歪歪扭扭的文字,实在令我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上层人是不读诗文的,他们只需要融会贯通商鞅的驭民术,然后披上孔老二的遮羞布就可以平步青云了……
还是少说为妙,出门戴口罩不光是为了防止病从口入,更邪乎的是祸从口出,就连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获奖感言都被“爱国贼”断章取义山纲上线,想像整方方一样置之死地,整个文坛都静悄悄滴,我等蚁民,闭上贱嘴,多活两天吧……
有文心,没文胆,好好挣钱活命,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平平安安。
女儿下班,端上色香味俱全的嘎呀子鱼,看着她跟小时候一样的吃相,别无他念!
所谓的千秋文章,不过是一根鱼刺儿…… 

作者简介:唐胜德,笔名唐半傻,网名独坐凭栏。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不小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迈着两条细腿走向文坛,获过奖。做过国企经理,杂志社编辑,住过军营,种过庄稼。辽宁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都市(沈阳)头条认证编辑,现客居他乡与黑木耳相依为命。
工蚁的肉身,士大夫的胸襟,俗人中的精神贵族。放浪形骸,不拘世俗,酒色财气,无一不好,坏人中的好人。用脑垂体构思,用蝌蚪文写作,偶尔伏案,心织笔耕,悦己养年,消磨时光。七分不食烟火,三分苟且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