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究竟是怎么来的?
如果你问一个科学家,他会告诉你源自一个奇点的爆炸。
而如果你问一个宗教徒,他的答案可能是被神创造出来的。
对于宇宙的形成,即便到了今天的科学界也不过是猜测而已。
那么我们不妨去看看那些宗教内关于宇宙的看法和认知。
首先说的便是我国的国教,道教!
道教眼中的宇宙——道法自然,运转不息的黑白世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道家的宇宙世界观最接近现代科学理论,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道”产生的,道,说不清,摸不到,却存在于万物之中,支持着宇宙的运转,物分阴阳,如环抱的黑白鱼一般,永不停息。

而道家思想中,天地和宇宙如一通电脑程序一般,从一无所有到漫漫星河,如同一个新硬盘一样瞬间导入大量由无数参数组成的数据结构(三生万物),是的,我们的宇宙,其实就是由无数固定参数和数学公理组成的,别的不说,原子束缚力哪怕改动小数点后一百亿的一位数,你现在看到的所有一切,将会在一瞬间消失。
同理,你现在用的电脑手机,任何一个操作程序中的数据错误都会导致死机重启。道,宇宙,系统,数据,是不是很相似?
在这一点,佛道倒是有相似之处,因为佛家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经典:一切皆为虚幻。
道家里流传最广的几句话: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你看了会问这些我知道,但这跟宇宙有什么关系?
想象现在力压相对论的最先进的玻尔发明的量子理论中最有力的一句话是什么:上帝,是掷骰子的。

翻译成中国古文呢,可不就是“道法自然”。
随我心想,能说出“道生一”圣言的老子也许早就看透了这个由随机事件和固定参数组成的茫茫如无尽深渊般的宇宙,所以在为我们后代留下道德经的同时,也为改造世界的人力渺小的发出了深深哀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关于道教所理解的宇宙,极为深奥,像极了我们人类对于宇宙的懵懂认知,
基督眼中的宇宙——幻灭乐园,人神共有的苍穹
相比于道教对宇宙的理解和认知,基督教显得简单的多。
这一切只是来自于神,那个创造一切的神。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象蝗虫。他铺张穹苍为幔子,展开诸天为可住的帐棚。”—《旧约》,成文于公元前7世纪。
基督所描述的宇宙非常纯粹,甚至在2700年前,圣经中就告诉人们,地球是圆的,天地苍穹似幔子一般的背影,视居民类似于脚下的蝗虫,这就是人类第一次描述的”上帝视角”。

非但如此,创世纪篇章中非常明显的指出:“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神说光是好的,便把光和暗分开了。”两句话,解释了现代“光是如何产生的”“暗物质的存在依据”两大科学巨难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到底有没有“神”,你问一个基督教徒,他肯定是说有的。基督教认为,天地的存在,万物的生长,一切规则的产生,都有神这个意识在操纵和监管着,这就是基督的宇宙观。
有人会说,这是强行靠拢。你要知道,记录圣经的那些古人,他们的科学素养非常低,就算他们遇到什么事,看到什么东西,基本都会以古代记录事件常用的“拟人”手法来描述问题。现在,我们把拟人手法还原想象成现代的科学法,其实也是可以解释的。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圣经中不但用“神”的意识解释了万物的由来,还预言了宇宙的幻灭。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圣经》启示录
非常有意思吧,其中“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这句话,让人很容易就想起了“三体”里被二维化的太阳系。也许刘慈欣真的是参考过吧。
佛教眼中的宇宙——大千世界,宏微观辩证的深邃
'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四千天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尔所小千千世界,是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败,众生所居,名一佛刹。'——《世记经》

佛家的宇宙观是辩证而朴素的,认为世界中包含世界,无穷无尽的千之世界构造成了整个宇宙。这和现代科学的宏微观辩证法是非常相近的,因为人类目前的技术只能探测明晰到物质的原子结构,至于那些只存在理论上的夸克上帝粒子之类的,根本无从查起。
而这些,都是佛陀在自我的思考中,得到的答案,不得不说是非常神奇的。
佛教重修行,而非膜拜,这是佛教中心思想。而现今的中国佛圈,哎,不说了,都是泪。
佛在佛经中说的非常清楚了,“三千”其实是一个量化词,指的类似于“极多”,大千世界中含有中千世界,中千中有小千,小千中有小小千,无穷尽。
而非常非常有趣的是,佛经中也阐述了,所有大千世界的中心,存在于'须弥芥子'中,就是一个极小极小的点中。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维摩经不思议品》



【星 球】加 缪: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要对自己了如指掌
【晨 读】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诗 歌】艾略特:一切终将安然无恙
【诗 歌】卡夫卡:你绝望了?
【诗 歌】约瑟夫·布罗茨基:这室内的黑暗 ,并不比室外的黑暗更糟
【诗 歌】鲍勃•迪伦:我体内的人
【诗 歌】茨维塔耶娃:生活说着无与伦比的谎话
【诗 歌】安娜·阿赫玛托娃诗选
【诗 歌】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我们活着,再也感觉不到脚下的土地
【诗 歌】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屋里不会再来人了
【朝鲜诗人】张进成:世界上最好吃的
【夜 读】诞生天才的土壤,是自由与兴趣。
【夜 读】体制外35岁危机:真实的困境还是夸大的焦虑?
【呓 语】布罗茨基:艺术最可怕的敌人是陈腐
【积木随笔】琉璃姬:讲两个悲伤的故事
【诗 歌】 琉璃姬:有一种光明不来自语言的太阳
【呓 语】木 心: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