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
……缅怀革命先烈李保田烈士
文/山青居士
李保田,一九一九年出生于原益都县高柳公社交流村一个贫农家庭里。一九三三年蒋介石不顾日军大举入侵华北的局面,依然贯彻"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年仅十四岁的李保田同志深受马列主义影响。积极响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全国实施武装起义的号召,在高柳、临淄一带参与组织了由农民武装为基础的"红枪会",一九三三年"益都暴动"失败后,转入地下工作,并于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党组成员,协助中共大陈庄党支部书记陈锡德同志建立党小组。
一九三九年春,日寇占领青州后,多次采取针对青州人民和抗日武装的军事行动,两次"扫荡"朱良、段村,实行三光政策,李保田同志接上级命令,任联络员孤身前往桓台县城与驻扎在此的八路军三支队十团联络随后加入八路军三支队十团三营,由付团长刘斗辰带领活动于青州、临淄地区,并于同年二月在杨家营与日寇重兵展开激烈交战,刘斗辰同志英勇牺牲,李保田同志返回益北区东朱鹿村,加入了由李云鹤司令员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十支队任副队长,联合当地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动群众破袭铁路、割断电话线,拆除公路桥梁、断敌交通线,强烈打击了日寇在青州北部地区的侵略活动。
一九四四年一月,冀鲁边和清河军区合并建立渤海军区,李保田同志带领旧部与时任山东纵队参谋长许世友同志在桓台县会合,并担任了渤海军区十三团参谋长一职,同年李保田同去带领十三团对日寇进行了夏季攻势,四边县根据地逐步得到烣复,同年十一月,青州北部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日伪军据点全部拔除,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李保田同志在对桓台县索镇残余日伪军进行受降收缴工作中因病逝世,享年二十五岁,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益都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授于李保田同去为革命烈士,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作者简介
作者:鲁清圃,笔名:山青居士,1962年11生。
山东省青州市高柳镇交流村人,性格开朗,喜欢文学、朗诵、唱歌,热爱文艺,喜欢结交朋友,开心快乐,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