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18)
读贺锦斋烈士诗词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贺锦斋(1901-1928),湖南桑植人,贺龙的堂弟。1919年参加贺龙部队,曾任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团、旅长,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冬,回湘鄂边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入党。1928年3月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7岁。
1916年,15岁的贺锦斋跟随贺龙参加革命,作:
《诗一首》
黑夜茫茫风雨狂,
跟随常兄赴疆场。
流血身死何所惧,
刀剑丛中斩豺狼!
常兄:贺龙本名贺文常,故称。
1927年8月,诗人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10月随军南下海陆丰后,在转移中与贺龙失去联系,乃去上海寻找。当时,反革命在各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上海呈现一片恐怖和凄凉,因感而作:
《浪淘沙》
仰望蔚蓝天,
与水相连。
两岸花柳更鲜妍。
可惜一片好风景,
被匪摧残。
蒋匪太凶顽,
作恶多端。
屠杀工农血不干。
我辈应伸医国手,
重整河山。
“我辈”两句:化用《国语》“上医医国”即高贤能治理好国家之意,辛弃疾《菩萨蛮》有“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之句。贺锦斋面对血腥屠杀毫不动摇,填词表达为“重整河山”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正如他在《给弟弟的信》中附诗所云:
云遮雾绕路漫漫,
一别庭帏(wéi)欲见难。
吾将吾身交吾党,
难能菽(shū)水再承欢。
庭帏:即庭闱(wéi),古指父母居住处,后以称父母。杜甫诗句:“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菽水:豆和水,指最平凡的食品,常用作孝养父母之称。陆游诗句:“俗孝家家供(gòng)菽水,农勤处处筑陂(bēi)塘。”
1928年初,诗人遵照贺龙指示,回洪湖、湘鄂西打游击。闻得毛泽东已组织秋收起义,朱德已收集散部由粤回湘开展游击战争,喜作:
《浪淘沙》
花好正含苞,
色胜仙桃。
一遇春风即吐娇。
飞遍全球成硕果,
自信非遥。
反动命难逃,
挣扎徒劳。
革命巨浪比天高。
试看湘南与粤北,
滚滚波涛。
1928年,诗人随贺龙回桑植开辟革命根据地,作:
《诗一首》
老子本姓天,家住澧(lǐ)水边。
有人来拿我,除非是神仙。
刀口对刀口,枪尖对枪尖。
有你就无我,你死我上天。
本姓天:即本来属于人民。
上天:指投入人民革命中去。
1928年,诗人在松滋见大量农民齐家移走,怆(chuàng)然而作:
《西江月》
为了消弭(mǐ)灾难,
只有拼死搏战。
遥望江北与江南,
满地洪水泛滥。
可怜人民千万,
个个妻离子散。
莫道重(zhòng)湖似海深,
未抵冤仇一半。
重湖:指洞庭湖。宋•翁卷:“八百里重湖,长涵太古波。”
一次,诗人率部在凿于石壁的葫芦壳险道上,拦击匪军龙博爱旅,被歼敌人多半跌入江中,俘虏的匪军秘书长年约70,跪地求饶。遂口占二首:
万弩千弓对寇仇,
霎时大半变浮鸥。
一人怕死真堪笑,
跌跪尘埃只磕头。
其二
万众一心山可排,
战场从此向东开。
眼前军需皆充备,
尽是光头(蒋介石)远送来。
建党百年,拜读贺锦斋烈士诗词,感而得句:
上马刀枪下马诗,
青年才俊斗妖魑(chī)。
神州解放堪告慰,
想必英魂早有知。
妖魑:犹妖魅,鬼怪。唐•李颀(qí)诗句:“风雷霹靂连黑枝,人言其下藏妖魑。”
(2021年3月21日)

作者简历:李学贵,大学学历。秦皇岛市政协第八至十届秘书长,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参加编撰《人民政协教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秦皇岛》、《秦皇岛年鉴》,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近年来在市老年大学学习朗诵、声乐、鼓曲、体育舞蹈,主持文艺演出。喜欢读书和写作,撰写《人物/诗词与党史》、《诗词名篇与秦皇岛》及其他诗词文稿数百篇。《人物/诗词与党史》已撰写60篇,年内计划完成100篇,作为向建党百年的献礼。

朗诵: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