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门外
作者:南秀山

天黑了,秋兰搂着女儿刚刚睡下,蓦地,院子外门响起了“梆梆”的敲门声。
秋兰忙放下孩子,披衣下床,她借着明亮的月光,站在院里朝着外门问道:“是谁呀?”
“是我!”
“你是……?”
“连俺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是杨涛?”
“不是俺还会是谁呢?快开门让俺进去。”
秋兰心中欢喜,慌忙走去,走到门楼前又停住脚步。她问:“村干部没给你手机发信息吗,你没有收到?”
“收到啦!”
“收到了你还回来?”
“想你呗!”
“别乱啦,全国在抗击肺炎疫情,尤其是对外出打工人员更加严紧,就是偷回来也不让进庄,要隔离十五天观察呢!”
“我没那病呀!”
“没病也要隔离检查,这是乡里规定的,咱村统一安排在村小学校里。”
“我不去,你开门让我回家谁也不知道呀。”
“不行,万一你有那病会染咱全家呀。”
“你咋恁怕死心眼呢。咱谈恋爱时你曾说过,只要真心相爱,再苦再难我都不怕,这倒好,我打工回来连门都不给开,这还叫什么‘爱’呢?”
“杨涛,你……?”
“你什么呢?让我看下孩子不行吗?”
“女儿睡着啦。”
“孩子睡着了?你开门让我亲一口。”
“杨涛,你别瞎闹好吗,要在平时你想怎么俺都依你,现在……”
“现在怎么啦?”杨涛发火地说:“丈夫回家不让进门,你也太狠心了吧?”
“杨涛,请你理解俺,要让你进家,全村邻居都埋怨俺。”
“埋怨个屁,我又没那病……”杨涛大发雷霆,秋兰走近外门,低声说:“涛,别生气,你还是听俺劝吧,先到咱村小学校去睡吧,明天俺给你去送饭……”
“屁,你不让我进门,肯定屋里有相好的?”
“你,你……”秋兰气得浑身发抖,一下晕倒在地上。
“秋兰,秋兰……”杨涛在门外对着门缝大声喊起来……
杨涛娘被吵醒了,她披着衣裳慢慢走到院里,听见大门外有人在喊儿媳妇的名子,便走了过去。忽然看见儿媳妇秋兰躺在地上,边扶边喊着:“秋兰,秋兰,你怎么啦,乖?”
“娘,娘,我是你儿子小涛回来啦,娘,你快给我开门呀?”杨涛看见娘如见救星似地叫起来。
“是小涛?”
“是我呀娘!”
“这黑更半夜的你咋跑回来啦?”
“我想娘你!”
“咱庄干部不是给你寄信啦,不让你回来?”
“娘,我是从工地偷跑回来的。”
“你偷跑回来的?咱庄大喇叭天天广播,防疫啥病,听说这种病很厉害,一染就是全家,全庄。干部来咱家好几次,说去信不让你回来,你就是不听话,偏要偷跑回来。秋兰劝你,你与她吵闹,真不懂事……”
“娘,我没有那病呀!”
“没有也不能进家,万一有就晚啦。”
“娘……”
“小涛,你别喊啦,要是孝顺我,就听娘的话,大队学校干部安排好啦,你去吧!”
这当儿,秋兰慢慢站起身来,婆婆一把扶住她,婆媳俩痛心地流出热泪来。
杨涛见此情景,轻叹一声,对着门缝轻声说:“娘,秋兰,俺错啦,请您原谅我。”说罢扛起包袱借着月光慢慢地向村小学校隔离区走去……

【组稿 汪葆夫】
作者简介:

南秀山,虞城县利民镇人,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淮海战役研究会会员,商丘市政协文史委员,虞城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利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利民镇档案室管理员。曾任《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党史》《商丘工作》《少年素质教育报》《安全教育周刊》等报刊特约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现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自1995年以来,在县市省等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8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300余篇;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十余篇作品曾获奖,特别是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是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2017年12月又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忠魂》一书,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