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9月,仁川。麦克阿瑟将军视察一处关押北朝鲜共产党部队俘虏的军营。

1950年9月,首尔。民众蜷身于战后的一片废墟中。

1950年9月,一名美军陆战队员迅速离开公路上一辆被炸瘫的坦克,躲避远处的朝鲜火力。

1950年9月,首尔。通过市民得知隧道被北朝军队占领后,美国兵投进去一颗手榴弹。机枪手和步枪手瞄准了洞穴入口。

1950年9月,在攻击汉城的郊区阵地上,两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搀扶着受伤的战友。

1950年9月。受伤的小女孩。

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市的海滩上4辆登陆舰正在卸载士兵和设备。

1950年9月16日,仁川。坐在地上哭泣的南朝鲜孩子。

1950年9月19日,在朝鲜半岛西部仁川,麦克阿瑟将军身着皮衣,巡视新拉起的战线。陪同他的是第十军团司令、少将Edward M. Almond(图左)、第五舰队司令、中将Arthur D. Struble。

美国海军陆战队仁川登陆作战。

1950年9月28日,夺回大田的美军在大田监狱的广场上发现了北方撤退前杀死的约400名被朝鲜认为是“朝奸”的人的尸体,死者的双手全部被反绑。

1950年10月,平壤。美军骑兵第一师随军韩国翻译向隧道内的北朝鲜军人喊话:“放弃抵抗,或者是死。”

1950年9月30日,韩国大田,灰烬之城鸟瞰。

1950年9月17日,麦克•阿瑟和一群新闻记者在仁川一阵地查看阵亡朝鲜士兵。戴迷彩头盔的陆战队士兵手中拿的是苏式波波沙冲锋枪,它被美国士兵戏称为会打饱嗝的武器。

1950年10月,执行一项针对保密地区任务的美国伞兵从空军C-119运输机跳下。

1950年10月7日,在韩国首尔附近,美军坦克碾过路障。此时美第7步兵师正在追击、彻底摧毁朝方的狙击火力。

1950年10月19日,在朝鲜Tube-ni附近Kum Bong San的一口矿井中60多名南韩百姓被打死。军方称,对这些从镇南浦监狱中的人下手的是北朝军队。这些尸体由联合国军队发现。

1950年10月20日左右,在北韩小镇肃川和顺天(Sukchon and Sunchon)附近,联合国军伞兵空降。

1950年10月26日,满载美国士兵的登陆舰驶过布满水雷的元港(Wonsan harbor)水域,去往北朝的东部沿海城市。约5万名美海陆军士兵登陆。

1950年10月22日,一轮轮地空轰炸后,931山上的树像一根根直立的火柴棍儿。这座山头是伤心岭战役中几座重要的山峰之一。北朝军队战壕和碉堡的复杂体系由图可见。美军曾两次占领这座山峰。

1950年11月6日,在北朝鲜龟城南部,被美国巡逻兵俘虏的囚犯。

1950年12月,逃难的难民。

1950年12月4日,为躲避朝鲜人民军,平壤居民和其他地区的难民沿着城市大桥的梁上逃往大同江那边的南韩。

战争废墟中的朝鲜儿童。

1950年12月27日,迫于北朝鲜进攻,一大批难民乘坐火车从汉城向南逃离。

1950年12月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成立。

1950年底,在“保家卫国”的宣传鼓动下,中国某农村,农民青年报名参军。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街头演出话剧《纸老虎》。饰演美军的演员身上花哨的各种徽章代表当时中国人对美国的抽象印象。

1950年底,中国边防警察从中国边境城市安东(今丹东)观望对岸朝鲜新义州遭遇美军空袭而燃起的大火。

1951年,彭德怀司令员(右3)在朝鲜成川郡桧仓与邓华(右1)、陈赓(右2)、甘泗淇(右5)、王正柱(右7)等合影。

1951年5月6日,驻华北独立11团举行赴朝参战前的动员。后排的士兵们气氛似乎比较活跃。中国军队从1950年10月19日起开始大规模进入朝鲜,加入战争。

1951年5月17日,半岛中部的春川,联军击退了一次中国军队的进攻。战死的志愿军遗体被集中起来,其中一名志愿军衣服上的火还没有完全熄灭。

1951年11月下旬,美第7师2500人在长津湖水库东岸沿线遭中国军队连续伏击,只有385名士兵得以最后脱身。图为幸存士兵中的一部分。

长津湖作战阵亡的美军士兵的尸体,有些阵亡者的衣服已被缺乏冬衣中国士兵扒掉。

1951年7月,交战双方在开城接触,商谈停战事宜。一名中国军人狐疑地打量韩国代表做记录。由于意见分歧过大,初次的谈判以失败告终。

1952年8月10日,伤心岭附近,27步兵团的几名士兵守在一处坑道里。40码外就是中国军队的战线。

1952年11月17日,韩国全罗北道,两名韩国警察部队成员展示他们砍掉的朝鲜游击队的头,表情带着少许得意。大量朝鲜人民军士兵在1950年的大溃败后被迫转为游击队,联军一直努力肃清。

1952年底,五圣山地区,准备进行夜袭的中国士兵俯身躲避联军发射的照明弹的瞬间。

1953年5月18日,一处激战四天之后的美军炮兵阵地的空弹壳堆。

1953年5月,板门店附近的和平村,双方正在交换战俘。美国陆军一等兵约翰·普洛赫带着茫然等待办理手续。

1953年7月27日,金日成准备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他正接过出席板门店谈判的中朝代表团团长南日将军递上的文件。

1953年7月27日,美军远东司令马克•克拉克将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在长达两年的谈判过程中,双方不断发生敌对行动,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伤。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

1953年夏,板门店地区,被归还的中朝战俘登上卡车准备离开。他们多数只穿内衣,在交换战俘时许多人将联军发放的囚服脱下以示决裂。(这个大紧有在节目里讲过哦)

1953年8月,南北对峙的真空地带,一名中国士兵正试图阻止拍摄中的美国摄影师。因为当时他们正在这里寻找遗留的尸体。

1954年,志愿军第12军文工团的文艺女兵们。

1958年,中国部队告别上甘岭。朝鲜停战后,上甘岭由中国民政警察部队接管,这些参加撤离仪式的并不是当年的参战部队。

被美军轰炸的列车。

朝鲜前线,驻守散兵坑的中国机枪小组一员刚刚收到后方传来的家信,显得有些兴奋。

活跃在朝鲜战场上的运输兵,为躲避敌机轰炸只能选择夜间开车。

被中国军队俘获的联合国军士兵。

朝鲜战场上的黑人士兵。

美国空军士兵与其驾驶的飞机。

美军正在搬运被冻僵的美陆战队、英军别动队和韩国士兵的尸体。

美国影星梦露到前线劳军。

美军写有“圣诞快乐”的炸弹。

上甘岭战役中,无坐力炮炮手在向敌射击。

为了保护自已免遭美军炮击和空袭的伤害,中国和朝鲜士兵挖掘了深邃的地下坑道和生活区,这些掩体可以抵御除直接命中的大口径武器之外的任何打击,照片中中国士兵使用的是苏式反坦克手雷。

美陆战队士兵进行攻坚战,一旁建筑物上可见斯大林等领导人的画像。

一支向中国军队投降的韩军部队士兵的合影,他们多数人表情很复杂。

一名中国士兵正在从一枚未爆的美军航空炸弹中挖出炸药。这些炸药将被用于修筑掩体的爆破工程中。

中国医护人员在抢救伤员。

志愿军押送美军俘虏。

正在战壕里分食土豆的中国士兵,中国军队的向南推进使本来就很孱弱后勤线更加不堪重负。

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初期,几名士兵正在领取物资,每人都身背多条干粮袋。最初入朝的中国军队几乎没有后勤保障可言,他们被要求携带尽可能多的补给。

中国士兵在雪地里向联合国军阵地发起攻击。

中国军人在朝鲜前线的坑道里包饺子。在朝鲜环境恶劣的前线生活中,吃饺子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中国诗人琉璃姬两首反战诗
*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民主主义者,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星 球】加 缪: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要对自己了如指掌
【诗 歌】艾略特:一切终将安然无恙
【诗 歌】卡夫卡:你绝望了?
【诗 歌】约瑟夫·布罗茨基:这室内的黑暗 ,并不比室外的黑暗更糟
【诗 歌】鲍勃•迪伦:我体内的人
【诗 歌】茨维塔耶娃:生活说着无与伦比的谎话
【诗 歌】安娜·阿赫玛托娃诗选
【诗 歌】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我们活着,再也感觉不到脚下的土地
【诗 歌】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屋里不会再来人了
【朝鲜诗人】张进成:世界上最好吃的
【夜 读】诞生天才的土壤,是自由与兴趣。
【夜 读】体制外35岁危机:真实的困境还是夸大的焦虑?
【呓 语】布罗茨基:艺术最可怕的敌人是陈腐
【积木随笔】琉璃姬:讲两个悲伤的故事
【诗 歌】 琉璃姬:有一种光明不来自语言的太阳
【呓 语】木 心: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