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出席井岗山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马 民 权

“建军90周年、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暨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于2017年6月2日在江西省井岗山市举行。我们英山老促会一行5人在会长段仲谋同志带领下,于5月31日启程前往,计划顺便到南昌市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然后上井岗山出席会议,之后,再赴瑞金和韶山“重走红军路,湘赣采风行”。不巧,南昌起义纪念馆因重新布展关闭,而成为我们此行中的一个遗憾。黄昏时分,我们抵达井岗山市,下榻于井岗山锦江大酒店。当晚,我们在井岗山夜市品尝“红米饭、南瓜汤”。

6月1日上午我们会议报到登记完,即至井岗山茨坪毛泽东旧居参观,作为我个人,可以说是魂牵梦萦60年寻梦之旅。当晚,我打开手机翻看参观毛泽东故居所抓拍的照片,思绪如潮,反复吟诵毛主席当年写下的《西江月—井岗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立,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降,报道敌军宵遁。”毛主席当年面对强敌对井岗山的围剿,沉着镇定,袖里乾坤退万兵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荡气回肠。巍巍井岗山,滔滔赣江水。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的10月3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岗古城,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11月28日,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标志着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由此点燃,井岗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井岗山无愧为“天下第一山”。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既敢于胜利又善于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1928年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仅有两个连的兵力与敌军4个团进行殊死搏斗,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井岗山的“围剿”。用成功的战争实践回应了当时萦绕红军队伍中“红旗到底能打多”的疑问,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坚定了“星星之火,可以燎燃”的必胜信心。斯时,《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嘹亮歌声响起我的耳边:“红米饭、南反汤,挖野菜也当。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心里暖洋洋。穿草鞋、背土枪,反围剿,斗志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是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此时,我也联想到《人民军队忠于党》唱:“雄伟的井岗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人,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两万五千里,万水千山,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抗战八年整,打败侵略者,解放战争得胜利,建立人民新中国。成长壮大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保卫祖国作栋梁,人民军队忠于党。共产主义定胜利,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首歌唱出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终级真谛和生命保障。

6月2日上午,“迎接党的十九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和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正式开幕,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健同志以《铭记革命历史,弘扬老区精神,奉献伟大事业》为题,作了重要讲话。“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这段话,然后,他深情地讲:“今天,我们怀着对革命先辈无比敬仰之情,怀着对老区人民无比热爱之情,走进革命圣地井岗山,站在中国共产党当年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胜利的光辉起点,就是要穿越历史的炮火硝烟,踏寻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讴歌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就是要沿着中国革命的来路,回望中国人民挺起脊梁的辉煌篇章,铭记革命根据地的巨大贡献,就是要高扬理想信念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薄力量”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此时,我耳畔又响起了《请茶歌》:“同志哥,请喝一杯茶,请喝一杯茶,井岗山的茶叶甜又香。当年领袖毛委员,带领红军上井岗。茶树本是红军种,风里生来雨里长;茶树林中战歌响,军民同心打豺狼。前人开路后人走,前人栽茶后人尝。革命种子发新芽,年年生来处处长,井岗茶香飘四海,棵棵茶树向太阳。喝了红军故乡茶,同志哥,革命传统你永不忘,意志坚如钢。”今天,再次唱起这首歌,更加深情倍浓,信心倍增。“两个九十年”的辉煌历史记录了人民军队和革命老区的丰功伟绩,不忘初心,永葆初心;牢记来路,红色传承;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过历史的长河。

共和国从红色中走来,在绿色中雄起,已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抚今追昔,承前启后,不忘初心,日久弥坚;薪火相传,继往来开。否之,数典忘祖必背叛历史;崇洋媚外必出卖民族,背信弃义必脱离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井岗山,这块浸透革命英烈鲜血,令全球炎黄儿女与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共同向往的土地,正英气勃发,老区建设红红火火,红色文章大展宏图;精准扶贫真功实做,绿色产业虎跃龙腾。昨天的井岗山,曾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今天的井岗山,已是绿色发展的沃土;明天的井岗山,将是同圆中国梦的先锋。中国,走到历史的新高点。立党为公,老区建设扬红播绿;开拓创新奔富路;执政为民,社会发展强基固本,壮大国力惠民生。万众一心跟党走,同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巨轮将扬帆劈浪永不遣航。



马民权,男,1952年2月出生于湖北英山,中共党员。政教专业毕业于华师大、湖北自修大。历任英山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化宫主任,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系湖北楹联学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文化学会会员,国家注册高级咨询策划师。现任中国·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文化研究员、中国影像杂志社旅游天下主任记者、黄冈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英山老区建设促进会宣传动员部部长。创作音乐作品近500件(首),歌曲《等待》,歌舞《喜送劳模上北京》等分别获省、地文艺会演创作、演出奖并摄入文艺专题片《山花烂漫》,由电视台录播、电影拷贝发行。部分音乐作品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歌》、湖北人民出版社《百花集》选载出版。独力担纲中国民间艺术十大集成中的民歌、民戏、曲艺、民间文学等《英山卷》的搜集整理工作,是《湖北卷》、《黄冈卷》编委会成员。被湖北省文化厅、湖北音协授予《湖北卷》民歌、民间音乐采编积极分子称号。与人合作的歌曲《大别山情怀》等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新人新作奖。先后有《更新观念,发挥优势,促进山区文化建设》、《走出迷阵,实现民族音乐的崛起》等多篇论文入选湖北省首届文化管理研讨会和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讨会并获奖。致力于毕升碑墓相关人文开发研究,系英山毕昇研究组成员,有《毕升故里在英山》、《毕升有了户口薄》等作品近20万字先后载入《炎黄春秋》、《爱我中华》等报刊。创作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毕昇传奇》,并改编为46集同名电视剧在筹拍之中。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见诸《长江文艺》等报刊。《青春,在实践三个代表中闪光》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有《大别山文学讽喻家——闻筱辑》、《风物传奇》等多本专集出版问世。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湖北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