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
英雄模范人物系列书画展”纪实
史怀宝
在全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有一个以水书、简书、版画构成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系列书画展在国内巡展。展览从山东省威海市开始,从小学到大学,从社区到军营,从威海到烟台,从贵州到北京,每展一处,都吸引来许多人怀着敬仰的心情,驻足观看,学习党史,学习文化,缅怀英烈,成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
一
百年党庆期间,作家采访了书画展的两位主创人员,著名水族书画家王天国和版画家李振龙。
王天国1954年出生于山东牟平,原来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科技新闻报的记者、美编,具有国家一级美术师职称,现为威海中华美术研究院院长,在书法、绘画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2002年,怀着对民族文字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王天国自费来到贵州省黔南自治州水族聚居地,研究水书古文字、习俗文化,特别是书法绘画艺术,他扎根贵州水族地区,一扎根就是19年。
王天国认为,弘扬民族文字,能振兴一个民族的文化。水书是运用水族古文字记载民间知识文化的综合手抄书本,涉及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王天国初到贵州时,水族文字正式保存下来的仅487个。他发现,水族文字与古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汉字甲骨文非常相似。他虚心向一些水族先生特别是基层群众学习,深入学习探索发现这些美丽神秘的文字。他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已公开出版的书籍中学习;二是从水书先生和水文字爱好者记录中研究;三是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部门现在悬挂的名称牌子寻找;四是从流传民间的水书版本中选取并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辨识;五是从水族木刻、石刻、陶瓷、剪纸、绣品、服饰、豆浆染模版、牌坊、碑文、神龛、石棺、生产工具等民间工艺品中查询。他一边搜集水文字,一边探讨水文字的结构意义。七年时间,他共研究发现了2700多个水族古文字及符号(包括异体字),能识读运用到书法艺术创作中的达1012个。
在认识发现水族文字的同时,王天国将汉字书法艺术融入水族文字,经过艰苦执著的训练,渐入佳境。2011年,王天国与贵州民族大学潘朝霖教授探讨水书文化,两人皆认为,振兴水书文化在于文字的传承与应用,两人合作写了一篇论文《把水书请下神坛,走进书法艺术》,为弘扬振兴水族文字推波助澜。水族文字逐渐走出历史,走出深闺,走进大众视野。
王天国本来就是书画家,有着雄厚的书法功底,经过十九年的努力,他先后出版了七本水书翻译和画册,他的水族书画水平,可谓炉火纯青,业内人士称王天国开了水族文字书法艺术的先河,其作品彰显出篆隶书法之品味,凸显出水墨天书之神韵。
在将水族文字推向外界的道路上,王天国不遗余力。2012年,在黔南州地方政府和水文研究部门的支持下,他策划举办了“王天国水文书法两岸巡展”,展览从贵州起航,在大陆展览十多天后,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果。4月18日,书画展走进宝岛台湾,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一年半时间里,岛内有20个县市邀请他展览,展览过程中,主办部门单位组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邀请他讲学,为他印制了画册。台湾故宫博物馆收藏了王天国的水书作品“龙游日月潭,凤飞月亮山”,岛内很多社会名流纷纷观看展览,台湾国民党主要负责人马英九、连战、吴伯雄、王金平等观看展览,收藏了王天国的书画作品。
后来,贵州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等地,先后为他建设了“水族书法艺术馆”。2015年,中国钱币学会民俗钱币分会特邀王天国书写了“风调雨顺,三生万物”八个水族文字,制成纪念币,被黔南水族文化世界申遗委员会等多家单位收藏。2017年,日本、加拿大分别出版了王天国书写的四枚水族文字和水文书法陶艺邮票,公开发行。他的水书书画作品纷纷被国内外博物馆、企业、个人收藏和运用。
二
谈及“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水书版画作品时,王天国说: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2009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部门,联合评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这100位英雄人物,是这次画展的对象,其中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优秀共产党员、战斗英雄和革命群众的杰出代表;有积极从事进步活动和民主事业的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有在全民族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他们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是激励全国人民在新时代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正是这些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给中华民族树立了美好光辉的形象,让世界真正看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牺牲、勇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的坚强民族。画展中的英雄人物以版画和水族、汉族书法形式,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英雄的群体形象。
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09年10月,国内报刊杂志对“100名建国英雄人物”宣传很多,但王天国发现,没有一家以书画形式进行全面系统宣传的。他当时有一个念头,能否以水族书画艺术的形式,表现这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他下定决心,填补这一空白。
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王天国作为贵州黔南自治州政协委员和贵州民革中山书画院常务理事,紧紧围绕主题举办了两场水文书画陶艺作品个展,得到县、州、省有关部门高度评价。期间,他在贵州看到一篇介绍水族烈士邓恩铭的稿件和一份征询启事,探讨如何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邓恩铭作为中共一大、二大代表,既是齐鲁大地的先锋战士,又是贵州荔波水族子弟,他身上凝聚着红色的民族基因。
2019年国庆前夕,王天国开始策划自己的梦想。他集中精力,用水文书法写了部分英雄的诗句和警句,写出来以后,他征求书法圈的一些专家朋友的意见,由于水族文字对外介绍的较少,大家普遍反映看不懂。王天国也觉得力度不够,他一度陷入沉思。
著名书法家康涵之退休前是浙江大学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王天国的书画艺术老师,王天国的学习与进步,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支持。王天国将自己的困惑向老师作了汇报,还谈了将书法与绘画结合的构想。康涵之看了王天国的水书书法图片,肯定了他的成绩,也觉得不成熟,建议他能否与版画创作结合起来。木刻版画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四大发明印刷术的组成部分,而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创新创作了大量抗战宣传木刻版画,给世人带来极强的审美冲击力。导师的提示,王天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翻看一部部版画书籍和画册,被一幅幅现当代木刻版画所震惊,为什么不为100位英雄人物配上一幅幅版画呢?可是,到哪里寻找一位技艺高超又具有英雄情结的版画画家呢?
黑龙江、江西、贵州是全国有名的版画之乡,王天国查阅了很多版画资料,希望能找出合作伙伴。2019年10月,威海市首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隆重举行,王天国被几幅版画所吸引,版画力大势沉,刀工基础雄厚,他大为震惊,版画作者署名“李振龙”,他忙向主办方询问版画的作者?一位身材瘦弱,留着短胡须的矮个中年人走过来,自我介绍:我是这几幅版画的作者李振龙。
三
李振龙1959年生于具有版画之乡江西赣南,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事版画事业,迄今已有四十年的版画艺术生涯,他跟着老师和长辈学习,后来在工厂从事版画生产,每年创作生产大量版画作品。他是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威海有自己的版画工作室,他的作品在人物肖像逼真与神似上把握有度,具有特殊的本真之美,多次获得全省、全国版画赛大奖。
王天国将李振龙请到家里,两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王天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拿出创作方案。李振龙听了王天国的介绍,看了策划方案,一方面为这一题材激动不已,也觉得这个题材责任实在重大,他说:不行不行,一个独特的民族书法,一个传统的木刻版画,两家岂能混为一谈?历史上没有这个先例。王天国说:中国书画前辈早就说过,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既然书画同源,何不合二为一,书画同框呢?李振龙略有所悟:你的水文书法艺术的突破,可运用一个少数民族的古文字为百位建国英模创作出最新最美的诗文书法;我的千年木刻版画也能以新时代的刀韵镌刻出百位建国英模的不朽肖像,那我俩的作品就叫做“水书版画”。 王天国打开李振龙的画册,一道亮光呈现在眼前:
民族英雄邓世昌,威风霸气的肖像背后,波涛汹涌,浓烟冲天,邓世昌指挥着受伤的“致远舰”向日军的“吉野舰”横撞而去,气吞斗牛,壮哉!
郭永怀,宽宽的眼镜,高高的鼻梁,知性而执著的神态,再加上力学分子图案的背景,一位爱国科学家的形象扑面而来。
仿佛一丝光芒从王天国眼前闪耀,他满有把握地点点头,兴奋地握住李振龙的手。
两人又连熬三天三夜,拿出一套“攻三关、克三难”的创作大纲和进度表。从此,两人踏上了水文书法、木刻版画创意创作100位建国英模100幅作品的艰苦而又辉煌的道路。
2019年11月6日上午,海风习习,艳阳高照,王天国迎着朝阳,郑重地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
根据商定,王天国在这项工程整体安排上负总责,他们紧紧围绕“水文书法木刻版画”这一创新创作主题,分工明细,合作共创,保证水书版画创作的两股彩线始终刻画在主线板上。王天国主攻水文书法“三关”:英雄诗句创作关,水文古字翻译关,书画作品章法关。对全国大多数人来说,水文比较陌生,如何让大家看懂水文书法?王天国向导师康涵之做了汇报,向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经济技术开发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马远华征求意见。综合导师和马主席的建议,王天国决定将水文书法与汉字简书结合起来,简书是篆字到隶书的过度体,靠近甲骨文,也是大众比较容易辨认的文体。
这次100位建国英模水书版画创作选择大题材大创作,对水族古文字的大面积运用是一个大考验。王天国根据多年积攒的经验,主要把好四道关:一是常用字准确使用关,根据出版和收藏的水文、汉字对照表,准确选择水文字,少用异体字。二是借用字相对准确关,一般能在水文字里借到同音不同字的,尽量避免借用甲骨文。三是生僻字语意翻译关,这条一般取其意,找常用水文字。如邓恩铭诗句中的“桑梓地”即“故乡地”的意思,就翻译成“故乡地”。四是水文创作艺术关,是指书写的字体,保持甲骨文、篆书、隶书三大字体的特点,协调传统运笔和笔划的艺术穿插,使其既保持水文书法艺术的基本用笔美,又不发生陡然大变,以达到识其字,知其意,领会其整幅水文书法作品的创作初衷和实际意义。
在水文书法诗句上,王天国始终围绕英模的突出事迹去选择去创作最美诗句。鲁迅是“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王天国书写时毋容置疑地选择了《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立场分明,朗朗上口。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通过反复查阅资料,王天国选择了毛主席对他的评语:“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感觉贴切准确感人肺腑。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贵州黔南水族人,他家乡的水族古文字是这次水书版画创作的主体文字,故选择了他31岁在济南就义时作的诀别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蔚九泉。”充分表达出“齐鲁大地的先峰战士”那种革命自有后来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的诗句选择上,王天国费尽周折,直到最后找到了李淑一收藏的毛主席在上海做中共中央秘书时写给杨开慧的一首词:“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上一句道尽夫妻恩爱,人间冷暖,下一句写出革命轰轰烈烈任重道远,同舟共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境界。可谓书家闻其涛声,于状貌之外得其体势风韵,神入霜毫竟走龙蛇。
他写叶挺:我应该在烈火里热血中得到永生。
他写江竹筠:化作红梅映山红。
他写八女投江:抗联巾帼八英杰,高尚气节一江红。
他写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革命丰碑,五壮士浩气长存。
他写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他写向警予: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他写杨子荣:宁海古州铸龙魂,林海雪原拔虎牙。
多少个不眠之夜,王天国翻资料,看回忆录,他被英雄的精神,崇高的信仰,深深感动,他经常在睡梦中醒来。他说,他仿佛看到英雄们的鲜血和豪情,涌满他的砚台,涌上他的笔尖。王天国说,我六十七岁了,但在烈士前辈英雄精神的感召激励下,我从来没有这样青春焕发,灵感滚滚。他用那种苍老的民族文字挥毫造句写诗,抄写警句,一首又一首,一页有一页,有时写着写着,泪水滴在宣纸上,笔尖上。
这是一次伟大的民族书法创作,也是一次庄严的灵魂洗礼。
他书写完几幅水文书法以后,就与马远华分工,书写简字,即是书法创作,又为水书释义。期间,康涵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指导帮助王天国策划,亲自动手书写,100幅英雄人物书画中,有9幅作品出自康涵之之手。
他时刻与李振龙互动,研究,协调,使双方的创作,齐头进行,互相促进。
与此同时,李振龙也开始了一场灵魂洗礼,他搜集了大量英烈资料,从文字到照片,从影像到专著,他认真准备,努力进行一场盛大的创作。
2019年11月上旬的一天,李振龙剃罢胡须,端盆清水,洗净双手,燃起三根香,面朝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方向,拜上三拜,祈求烈士、英雄激励他完成这一壮举。
他庄严地拿起刻刀,一下下雕刻下去,他努力将自己的刻刀与神奇向烈士灵魂高处靠近,努力将自己的灵与血与英雄融在一起。文艺创作犹如一场战斗,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李振龙依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形象生动地抓英雄的体貌特征,庄重严肃地镌刻精神,力争每一幅英雄肖像,既栩栩如生,又生动传神。
毛泽东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可谓满门忠烈,先后失去了六位亲人。毛泽东的二弟毛泽民,为了打通中苏要道,为抗日一线筹集粮款,他冒险战斗在新疆一线,被国民党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并秘密杀害。毛泽覃烈士是毛泽东的三弟,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先后担任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等,在反围剿过程中,为了掩护同志们突围,身先士卒阻击敌人而壮烈牺牲,年仅三十岁。
在创作这两位英雄人物肖像时,李振龙放弃传统的头戴八角帽形象,人物额头光亮、大背头、大鬓角、浓眉毛,一看就与领袖毛泽东神似。如何表现两人的差别,毛泽民战斗在经济领域,因此,他的肖像以算盘和解放区币为背景。毛泽覃为掩护战友牺牲,因此,他的肖像以一群奋勇杀敌的红军战士为背景。
期间,李振龙一度遇到困惑甚至困难。由于年代久远,历史条件所限,有的烈士没有留下图片。如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等,如何表现这些英雄形象?李振龙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创新艺术表现手法,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克服这次版画创作的“三难”:英雄照片收集难,模糊肖像辨识难,群英造像创作难。
八女投江。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战士,背水作战,弹尽粮绝,面对凶狠的日军,她们手挽着手投入冰冷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她们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13岁。画家以悲壮沉雄的刀笔,刻画了八位八路军女战士背影,她们大多负伤,相互搀扶着,一步步向着冰冷的江水迈进。乌云弥漫,群鸥哀鸣,“抗联巾帼八英杰,高尚气节一江红”,八女投江的画面惊天地,泣鬼神。
刘老庄连的故事同样可歌可泣。52位新四军战士,面对上千名日军的围攻,他们同仇敌忾,子弹打光了,他们与敌人拼刺刀,全部壮烈殉国。版画中,烈士们踏着熊熊的战火,高举战旗,手持步枪或抡起大刀,勇敢地冲向敌阵。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早已写进中学课本,他们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如何表达这一英勇壮举。画家这样处理:山顶狼烟滚滚,松柏劲展,五位八路军战士弹尽粮绝,石头也打光了,他们犹如五座山峰傲然屹立,又如五棵松柏伫立山顶,给人以心灵震撼的效果。
在创作“刑场上的婚礼”即“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版画时,资料照片比较模糊,为了表现两位烈士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李振龙在背景牢房的铁栅栏上,刻画了一对洁白的玫瑰花,象征两位烈士崇高而坚贞的革命爱情。
期间,他与王天国互相研究,共克时艰。王天国说:我为李振龙老师的版画作品所震撼,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当我第一眼看到冼星海的版画作品时惊呆了,只见黄河飞流直下,狂涛怒吼震天,我欣然写下了“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新声”的诗句。聂耳的版画中那杆五星红旗布满整个画面,我很快从“义勇军进行曲”联想到了“国歌”,马上撰写出“义勇军抗敌卫国,进行曲全民高歌”的诗句。“黄河大合唱”唱出了抗战的胜利,唱成了世界名曲;《义勇军进行曲》从军歌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真可谓一首名曲可抵千军万马,一首名歌唱出大众心声,唱出了新中国,唱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李振龙一次又一次修改方案和作品,一次又一次地与王天国互相鼓励乘胜前进。李振龙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神圣也是劳动量最大的一次创作,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500多天后,他几乎与王天国同时拿出自己的创作成果。
2021年3月上旬,王天国和李振龙完成了这项艰巨创作工程,他们邀请一些书画家朋友和群众观摩。这些水族书法、汉简书法与版画相结合,100幅英雄肖像一面世,立即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幅幅引吭高歌的艺术佳作,是一首首生动形象的英雄史诗。
四
2021年3月20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水文书法木刻版画作品,在山东威海中华美术研究院创作完成。3月21日,王天国和李振龙将创作成果报国家知识产权,得到批准。其后,王天国向威海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市书法家协会领导专门汇报,得到大力支持。
时代呼唤英雄,艺术重塑榜样。
2021年3月22日,由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威海中华美术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百年党庆、百位英雄、百幅民族书法木刻版画巡回展”在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第一小学举办,该小学是山东省的模范小学,学校的标志是一朵金色盛开的向日葵。第一次展览了100幅装裱的书画作品。
一幅幅革命英雄的肖像镌刻带着新时代独特的刀味,别具匠心,刀刀见骨显神,在每一幅英雄肖像画的下方,都有一幅用水族古文字和汉简书写的书法作品,撰写出英雄的思想真谛,书写出古典篆隶的韵味,凸显出水墨天书的神秘感,使民族书法艺术独具神韵,使版画英雄更加辉煌。
王天国给参观的老师和同学们讲英雄们的故事:
“宁海古州铸龙魂,林海雪原拔虎牙”。“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出生在紧邻威海的牟平县,古称宁海州,他由一位苦大仇深的农民子弟,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解放军侦查兵,他足智多谋,是《智取威虎山》中的主要人物,他的事迹家喻户晓。
科学家郭永怀,为了我国的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乘飞机出事后,至死和同志紧紧抱住国家的机密文件。
一群群的学生和老师驻足观看,倾听着,记录着。这就是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初心!我们的英雄!
学生代表武仁博说:这次画展,对我们是很好的教育。英雄先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算牺牲也要报效国家,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更应该珍惜,为中华民族再次崛起而发奋读书。
参观的师生流连忘返。
书画展继续走进威海修远润生学校,走进幼儿园,走进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
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董继康说:看了100位英模的画像,更加激发了我的学习斗志、爱国情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先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师孙冰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受此启发,也会采取多种形式,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进行党史教育,让红色的种子播洒在每一位学生心中,让学生将爱国之志真正转化为报国之行。
书画展走进高区一中世昌校区,走进威海西苑街道办事处,走进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在最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书画展在八所学校展出,威海市电视台跟踪报道。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的开展仪式上,党委书记、副书记和院长、常务副院长一同登台,广大师生与书画家一起升国旗,奏唱国歌。学院领导和教师代表先后讲话,大家认真听完讲解的每一幅作品,学院还安排增加周末两天,将画展与图书馆读书结合在一起,扩大参观交流学习的范围。
5月12日,书画展走进海军某部军营:
《齐鲁焦点》介绍这次画展说:广大官兵一边学习回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一边观摩民族书法、木刻版画艺术作品,从党史中吸取勇气和力量,传承先烈英模遗志,弘扬先烈英模精神,同时从书法作品中吸取文化艺术精华,充实自己的文化艺术能量,为保护中华民族的辽阔海疆把好大门,当好镇海尖兵。
5月15日,书画展走进威海人寿保险公司。
一位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看到了创新的艺术形式,更从中学到英雄的模范事迹。这次活动,在激励广大员工牢记初心使命,凝心聚力奋进的同时,也引导我们立足本职岗位,为工作事业添砖加瓦。
从威海到烟台,画展走进鲁东大学,走进普通的市民和大学生中。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院长孙明带领优秀学生参观学习英雄画展。
五
100位建国英雄中,邓恩铭、王若飞、旷继勋三位是贵州子弟,邓恩铭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是水族子弟中的杰出英雄代表。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黔南自治州水书申遗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民革中山书画院,对这次书画展能够在贵州开展给予大力支持,贵州民族文化宫为书画展提供场地,还给予物质的援助。3*5米的大幅海报,四个大幅的简介和前言,四个书画宣传易拉宝,两张横幅,全部免费。
6月2日至6月6日,经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审核批准,由贵州民族文化宫(即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贵州省水家学会联合主办的《英雄照耀千古,艺术凝固榜样,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水书版画作品展》在贵州民族文化宫开幕。
展览大厅正中的幕布,赫然展现着习 近 平总书记对包括水族文字在内的国家文物的批示:要让文物能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五天来,书画展吸引了各民族群众、干部和水书文字专家的高度关注。
有专家说:王天国运用水族文字书法艺术,为百位英雄造句作诗,撰写英雄的思想真谛,凸显水墨天书的艺术之美。李振龙镌刻的百位英雄肖像,带着新时代独特的刀味,独树一帜,别具匠心,让观众过目难忘。同时,王天国和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简书水书释文,相得益彰,使整幅书画联姻作品耳目一新,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贵州民族文化宫负责人表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水书版画展的推出,为全省各单位“学党史,知党性,守初心,勇担当”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教材,让到场参观的党员、干部、群众和书画爱好者在艺术鉴赏中追忆百年党史,启航新的征程。
6月9日至13日,贵州黔南自治州博物馆展出了“100位建国英模水书版画展”。
6月25日,书画展走进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红军小学。
6月30日,书画作品展走进威海市安然六合园安养院。
截止7月10号,“100位建国英模水书版画展”共举办了14场,参观者达26700多人。据悉,8月份,画展将在青岛开展。9月份,画展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
习 近 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指出: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100幅刻骨铭心的水文书画作品,书写绘画的是民族英雄,镌刻的是民族英雄形象,展示的是英雄的赞歌,永远留下的是不朽的民族精神,充分表达出中国人民及人类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这是向百年党庆的献礼,是新时代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
这道红色风景明亮璀璨,赓续伸展。







作者简介:史怀宝,文学创作一级(正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威海市文学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威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某国家杂志总编。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