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战火硝烟中响起的咏叹,铁甲出征的少女。
策马扬鞭驰骋在苍茫大漠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直广为传唱。

如梦令•花木兰•郭俊卿
(上声六语)
文||靳丽华
故木兰军营举,男扮去边疆旅。
宿住寝身毡,李未觉知花女。
纾语,纾语,战后闺房绣许。
今有俊卿英女,瞒入扮男军旅。
营地五年宫,睡臥裹身穿侣。
奇举,奇举,豪迈须眉将举。
2021年8月11日
童年时代
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北店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
7岁那年的夏天,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一家人住进了地主翁德臣的破屋,几年后父亲便去世了。
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但是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3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亡了。
1945年,郭俊卿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加了八路军。第二年,组织上调她去骑兵通讯班,她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1947年6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郭俊卿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一次行军路过没腰深的河,她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自己却因受凉落下了病根。
一次,班长让她在4个小时以内,将一个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部队。天黑路险,她骑着快马在大山沟里奔驰,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路上,马已累死,她背着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驻地,自己在这期间因受凉落下了妇科病。

革命经历
1948年初,郭俊卿调到东北野战军某部三连四班任班长。不久,平泉战斗打响。她带领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多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战斗中,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了功。团里还给四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锦旗。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郭俊卿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起上厕所、洗澡。
1950年4月,郭俊卿因劳累过度生病住进医院,被医生发现了女儿身。同年9月,她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4]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大会结束后,她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生的热烈欢迎。回国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战后时代
郭俊卿一生未婚,领养了两个女儿。后来,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
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因患脑溢血不幸病逝于南京。
主要成就
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征战沙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1948年的一次战斗中,她担任突击班班长,接受了夺取河北平泉城外阵地的艰巨任务。最终,成功拿下阵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辽沈战役中,作为机枪连副指导员,她多次展开肉搏,先后夺取了几大阵地,守住了革命的重要防线,为新中国解放战争全线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轶事
雪夜送令
194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郭俊卿接受到一项紧急任务,“要驻在60里外的白音布统的部队在4个小时之内赶回来执行任务,并随部队一并赶回。”
由于雪深,不能骑马前行,只能牵着马在没膝深的积雪中一步一步向前挪,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途中甚至滑跌下了深沟。
第二天清晨,奔波了半宿的郭俊卿和战友完成了任务。当走到离部队六七里的地方时,她的坐骑终因体力不支倒累死了。她从马背上把坐鞍解了下来,背在自己的肩上返回了驻地。
这次,由于她任务完成得出色,部队给她记了一小功。这以后, 她多次独自一人敏捷机警地通过对面的封锁线,在对方的眼皮底下传送情报,传达命令,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了首长的多次称赞。
女扮男装
1945年,14岁的少女虚报年龄、乔装成男孩参加了八路军,她给自己改名为郭富;第二年,组织上调她去骑兵通讯班,她多次出色完成任务。1947年6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无论怎样掩饰,班里的战友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你们注意了没有,郭富这家伙从来不跟咱们一起解手!”“这小子有点怪,跟他闹着玩时老躲躲闪闪的。”
战友们决定揭开这个谜。一次,趁郭富不备,战友小李一把将她抱住,气得郭富一边拔刀一边大哭,吓得战友们再也不敢闹了。
生命尾声
1981年4月,她离休了。离休前,她给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将“郭富”改为“郭俊卿”,并恢复她本来的女性。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现代花木兰”郭俊卿公开了她的传奇人生。
1983年9月23日凌晨,中国惟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离开了她为之奋斗的和平岁月,她走时才52岁,她铁骨铮铮,忠心耿耿,一只旧皮箱、一床旧被、一条毛毯是她最贵重的遗物。她身上只有80元钱。她买不起电视机,用了十几年的一只小收音机给她传送五洲喜讯、四海风云。
“现代花木兰”安卧在苍翠的常州市烈士陵园中,鲜花和芳草拥抱着她,她是大地的女儿。
所获荣誉
1945-1948年间,共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1950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荣获模范奖章、勇敢奖章和毛泽东奖章各1枚。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评价
1950年5月,军长贺晋年得知郭俊卿女扮男装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
在军中,很多人这样评价郭俊卿,“找个好妻子,不是郭俊卿。要个好战友,就找郭俊卿。”
毛主席如此评价郭俊卿:“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2006年,陕西日报发表文章称郭俊卿为:“屡建奇功的“现代花木兰”!
凌源市红色收藏展览馆馆长祁迹说,郭俊卿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她不计功名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树立起崇高而又朴实无华的榜样。


个人简历
姓名:靳丽华,居住地北京朝阳区望京,笔名:靳华,网名:大俪。
本人酷爱诗文,爱学习是不老的神话,每日笔耕不辍,勤牛耒梨,吸收各方面营养丰富自己的内涵。其作品曾在"龙风快讯,广州都市头条,快手、美篇等平台发表。
本人爱好广泛,抖空竹、唱歌、像棋围棋、刀剑太极,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平台,不断的学习是不老的神化,我写的作品,希望您看了喜欢,同时共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