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的人品与作品
———在缪荣株先生长篇小说《银行风云》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时麟
尊敬的缪行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大家:上午好!我不是文化人,至多算一个文学爱好者。爱好文学就喜欢看书,喜欢与文化人接触, 交朋友,缪荣株先生就是我众多文化人朋友之一。
缪荣株先生是我心目中尊敬的文化人 、作家。我尊重他、景仰也。他工作的最后一站是泰县人民银行行长的位置上退休的,我都亲切的尊称他为缪行长。
缪行长最可贵的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他南师大毕业后分配到泰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一蹲14年,青春年华奉献给泰县新闻宣传事业。以后任泰县港口镇党委书记,这是组织上让这个一介书生到里下河水乡去磨炼、考验。当时港口镇的经济形势用“极度困难”形容并不为过,群众有一个顺口溜:“港口西边一条边,四个工厂不冒烟 ,群众天天来要钱,干部心里如油煎。”这四句顺口溜,把当时港口镇说得太形象,太真实了。
缪行长有一种不服气的犟劲,用那个时代发扬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什么事都带头干,吃苦不叫苦,劳累不喊累,用榜样的力量、依靠全镇的干群,用不到二年的时间,改变了港口镇面貌。
老县长王忠裕曾经就和我讲过:他当年到港口镇检查工作,一进镇政府大门,第一句话就问缪书记,屁股揩得怎么样啊?缪书记诙谐地答道,揩是揩了,还有点黄斑。
港口镇的面貌改变了,县委调他到县人民银行当行长。他,就是长篇小说《银行风云》男一号郑刚的原型。当时,县人民银行先是和农业银行分设,接着工商银行也从县人民银行分设出来。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都 是商业银行,唱的是“地方戏”。县人民银行是垂直中央银行,是管理行,唱的是“国剧”,要说“北京话”。
上世纪中叶,是新旧两种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碰撞,磨擦的时候,银行最吃香的是贷款。贷款是受规模控制的,央行要稳定币值,就要控制信贷规模。县人行的责能,首先是执行中央银行的政策,并监督所有的商业银行。
但是,地方首长(县长)要发展地方经济,说,银行人也是吃的是家乡的米,喝的家乡的水,应该说家乡的话,为家乡发展办实事。就是在这样的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经常矛盾,甚至“打架”的情况下,缪行长两只脚跨进了泰县人民银行。
长篇小说《银行风云》也只有在缪行长的笔下,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我没有资格多加评论,但是,作为读者,作为一个与作家熟悉的读者,可以说,《银行风云》走进了我的心,我也走进了《银行风云》所描写的天地。因为我当时任县鞋帽厂厂长,与银行交道甚多,书中的人物傅六八、王古泽、邱木中我似曾相见。作家没有基层生活的磨练,没有好的人品,没有好的文品,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这几年社会涌现写作潮 ,我相继收到好几位作家的中、长篇小说,我可以毫不吹捧的说,《银行风云》是皎皎者。缪行长的人品、文品在爬格子圈子里立得住。他创作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就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对读者忠诚真实的和盘托出。他把读者当朋友,当知音,他的作品没有空洞的说教,实打实的与读者交谈、沟通。他在港口镇当书记,能坐在田头,船头与农民聊天,掏心窝地谈心。他能花两年时间学蒲松龄跑到坝口,站在南街义茶亭走廊听老百姓倾心交谈,谈天说地。所以,他了解读者想什么,要说什么,他替读者代言,代笔。不唯上,不唯权,而为实。
缪行长的人品决定了他的文品,我与他接触,总能闻到他身上那种老共产党员的味道。他尊敬 ,特别是尊敬普通人。他在港口镇工作,他的农民朋友真多,到现在虽是离开港口镇这么多年,许多朋友常来姜堰看望他。他不摆架子,也没架子。他善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特别对像我这样的半瓶子醋,他都是亲切携带。他正如我们尊敬的县委老书记,泰州市人大谢树敏副主任在《泰州晚报》坡子街500人的微信群评价的那样:“荣株同志,主政泰县港口三年,一心为民,呕心沥血,负重前行,成绩不俗,其风格,其情怀,充满书卷气,他手托肩扛,把老支书送上《坡子街》毫不奇怪。”
缪行长就是这样接地气的作家。他的毅力超常 。他因工作劳累称下一只眼睛,这是写作的最大障碍。他竟然在这样的逆境下,发表了700多篇有质量,有品位的各类题材小说,散文集5本,主编文史巨著《姜堰名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贤内助、老共产党员李秀芹主任,甘愿做他的“拐杖”,从江苏到安徽,从江北到江南,行程近1万公里,到了40多个地方采访上百位知情者,搜集完成了60万字的纪实文学《胡锦涛与姜堰》,记述了胡锦涛高祖胡沇源13岁时在清.道光年间到东台茶叶店当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省泰州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
从2018年1月到今天为止,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周五读书栏目连载,已发表178篇。他是一个写作工匠,这种工匠精神,没有强大的敬业精神支撑,没有高尚的家国情怀是不能走这么远的,不能坚持这么久的。在这里,我要为他的夫人,在党50年的老党员李秀芹李主任点个大大的赞,向这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贤内助致敬!
缪行长在当今经济主导的年代,不浮燥。16位作者出书请他写序,拿来的都是十几万字以上,甚至40万字以上的作品,他有眼疾,要看完全文才能作序,这是一个不小的困难。他想了一个办法,让外孙女和夫人轮流给他读 ,有的还翻成录音给他听。就这样,他对请他作序者有求必应,不少人很感动,给他个红包酬谢,他都一一退回。他说知识不能用金钱计量。这就是缪行长的人品。他对我说过没有人品,就没有文品,不可能有好的作品。
我与缪行长相处相交近20年时间,过去他在宣传部工作,久闻大名,以后他到了乡下工作没有接触的机会,直到他的孙子和我的外孙女在康华实小同一学校读书,我们接孩子才有了接触。原宣传部李金庚同志70寿辰,有幸与缪行长同席,以后相敬如宾。我又喜爱文学,偶尔腰里夹个死老鼠假充打猎的写了几篇陋文,向缪长行请教的机会多了。我也年近八旬,有幸参加这个会议特别高兴。能与许多新老朋友见面倍感激动,定将收益良多。
恳请各位多多保重,顺祝各位阖家安康,万事如意!
2021年8月8

张时麟,退休干部,泰州梅兰芳研究会副秘书长,在市区级报刋发表多篇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