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与行,诗与意之间出入半晌
———第六届榄边诗歌高峰论坛
文/袁军
云游万里,刚回家就接到獒妈谕旨,要求写本届论坛的开场诗,且适合朗诵那种。因之前写过《白玫瑰与红玫瑰》两首小诗,才思枯竭,而且我的诗一般不适合诵读。再则心摄于此次游学经历,对诗题似有不可破的困惑,就散言几句,与诸君共勉。
文需破题。不知獒妈当初立题的原意,我的理解是,玫瑰大致是代表爱情,诗人大致是代表有情众生激发与承受爱情的载体。而红白二色,白代表爱的初态,静如处子,纯洁如玉。红代表火辣浓烈,艳丽炽热的爱情层面。这是爱的一体两面,是人与自然之玫瑰感应道交所现的分别心,一种自心幻变所呈现的多向思维,或者说是对爱的瓦解与重建。所谓“月映千江水,千江月不同”。
回想我此行状况,与青海两位喇嘛,从高原藏东,甘南,川西,一路行至大都市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喇嘛一38岁,一58岁,我虚应48岁,还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藏族老妈妈。沿途风景食宿不说,只说心态。两位师父始终处于一心应物,不随物转的境界。乐呵呵谈笑风生,过后无痕。而我是做不到的,念念迁流,无处安放自心。对所遇事物,旁引博证,大放厥词,激荡难抑。我想,师父们可能是淡雅清绝的白玫瑰,而我是热烈奔放的红玫瑰吧!老妈妈呢,是花圃,是虚空大地,全不管灿烂与荒芜,总是慢慢地吃,慢慢地走,慢慢的笑。
再回到诗歌。诗的本心初愿,暂可理解为白玫瑰,一念初生待发,还是静态的。等下笔成诗,羽丰翅展,气象万千,应如红玫瑰,它是炫耀的,催人的,动态的美。而诗与读者发生的感应,又是一次动静之间对诗的归纳与延伸,当下自成一时风景。一首好诗,它的诗心,诗艺,诗境,应该是三无差别,浑然圆成。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我的理解。
如此这般,在白玫瑰与红玫瑰中徜徉一番,在学与行,诗与意之间出入半晌,无非是“星河尽显意,万般皆是你。”终归无一字可立,无一言可成。若说分别,万物处处分别。若说不二,天地处处归空。若说爱情之缠缚缱绻,又岂止红白二色可囊括。千里之外,谨祝参加论坛的诸君学思明锐,智光泉涌,为诗歌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人间增色添彩!
后学 袁军 敬上!

作者: 袁军,号空水虚舟,创作型诗歌爱好者,潜伏人间,长生不老,不为人知。

(组编:郭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