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诗人永远的主题,以下外交部诗社萧正良先生的思故乡、望故乡、回故乡、写故乡系列的诗歌作品。
家乡
(一)
春到古村着盛装,入云阡陌野花香。
群鱼互竞清溪底,百鸟相依碧水旁。
袅袅炊烟闻美味,徐徐车辆过洋房。
如今僻角谁能比?海上蓬莱也落荒。
(二)
鹫岭维山树木葱,夕阳斜照若仙翁。
巍峨断壁朝钩月,陡峭悬崖接罡星。
彼此往来远近密,互相帮助古今同。
南归燕子房檐语,此地融泥香更浓。
春梦
天幕凌晨披薄纱,东方曙色笼烟霞。
湖堤翠柳黄莺啭,河岸青松白鹭哗。
昨夜危楼观北斗,今朝深院向天涯。
寄身海角三年久,夜梦常常在老家。
秋愁
千山叶落谷风寒,一夜思归两鬓斑。
壮志未酬心怀恨,宏图不展泪湿颜。
音书难寄离别后,亲友偶逢梦寐间。
常羡高空一字雁,南来北往准时还
望 乡
夏去秋来枕簟凉,江风阵阵紧门窗。
蝉吟井树声嘶哑,雁过银河队列长。
信步南亭怀往事,孤游北岭望家乡。
登临绝顶云山见,难辨潇湘何处藏。
思乡
远处邱峰树叶黄,房前丹桂始流香。
繁星闪烁银河迥,一月高悬碧海长。
倚杖临风登秀岭,披衣踏露绕幽塘。
凭栏坐看身前景,怎不教人思故乡?
回乡
一、登岳阳楼
今日登临正是时,洞庭水满没芦池。
茫茫细浪千樯动,淼淼清波百鸟痴。
回首细观张氏篆,疑神默诵范公诗。
先人倡导忧天下,当代有僚却不知。
【注释】张氏篆:指清代书法家张照书用篆体雕的岳阳楼记木刻。范公词:指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为岳阳楼写的岳阳楼记。
二、过资江
(一)
雪峰山里纳细流,百转邱峰到海头。
碧水无声滋万物,清波浩荡载千舟。
遥寻昔日纤夫道,远觅当年吊脚楼。
望断江堤无踪影,垂杨满岸有人游。
(二)
漫步高堤远处瞧,夕阳斜照景妖娆。
稻黄万亩飞金浪,芦白千重滚雪涛。
域外人回寻古渡,江边客见立新桥。
渡船疏影成追忆,天堑游船桨竞摇。
三、走近老家
(一)
资江远去入白云,山路回旋近古村。
响水欢歌迎远客,啭莺忘返伴归人。
巍巍峻岭多坡陡,默默清流两岸深。
走进院门疑似梦,抬头已见自家亲。
(二)
重来故里旧村庄,物是人非多感伤。
一水依然环侧院,群山照旧立前窗。
白鹅呖呖朝人咬,黄犬汪汪向客狂。
童稚相逢双眼眄,怀疑老叟自他乡。
四、寻访老宅
五月风和访故乡,弯弯山道入村庄。
一株丹桂朝阳照,几间平房晓雾藏。
树茂花香仍旧是,门斜牖破显荒凉。
伤心不止沧桑变,更恨来迟不见娘。
五、参观维山小学遗址
秋风伴我故乡行,走近黉门泪水盈。
墙壁全埋蒿草里,门窗半躺土坑中。
黄鹂远去深山啭,白鹭前来近水鸣。
幸有清溪流尚在,重温郎朗读书声。
六、 看望卖菜弟弟
车站门前笑脸迎,多年不见未更容。
清茶一盏沧桑话,黄柚两只岁月经。
苦尽商场人立足,甘来生意客盈棚。
进城只为谋生计,喜有车房事业兴。
七、应邀品茶
故人邀我去他家,淘取井泉煮翠芽。
水满金瓯腾紫气,光投玉盏聚祥霞。
宁辞贵户千杯酒,愿饮茅庐一碗茶。
嘱咐再三从肺腑,情深语重胜爹妈。
八、访友受阻
今晨徒步访毗邻,小道蜿蜒草木深。
江水翻腾船泊岸,狂风呼啸鸟藏林。
遥观茅舍依翠柏,极目青松顶白云。
无可奈何长嗟叹,一江阻隔十年心。
九、见稻田忆插秧
儿时俯首练插秧,不顾他人道短长。
烈日高悬无畏惧,蚂蟥肆虐未彷徨。
筋疲力尽一身汗,舌燥唇干两腿伤。
今忆当年心喜悦,少年曾种稻千行。
家乡巨变
(一)
乡关草盛路人稀,断柱参差景色凄。
灰兔往来前牖宿,乌鸦反复女墙啼。
天涯游子空垂泪,地下先人枉噬脐。
改革洪流天地变, 高楼另立倚江堤。
(二)
老夫独自去维山,旭日朝霞涧水潺。
箬叶浅滩浓露滴,菖蒲深渚淡香传。
人离乡土归心切,身近村庄进院难。
栉比新楼遮望眼,不知何处是吾檐?
(三)
家乡村落忽兴隆,小道无声失影踪。
高铁按时穿峻岭,公交定点过奇峰。
琼楼近水菱菏翠,玉宇依山松柏青。
日落西崦消酷暑,笙箫锣鼓彻天穹。

【诗人简历】:萧正良,1940年9月生,湖南省新化县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同年被调入外交部工作,先后担任随员、三秘、二秘、一秘和参赞职务。2000年退休,现在是外交部老干部诗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