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学 — 纯文学的聚集地
主 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 温雄珍
【作家名片】
魏昌盛,笔名:魏华、山水之间。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望月文学》杂志特约作家。多篇小小说及作品发表于《首都文学》《中国作家在线》《中国五矿报》《河南文学》《桥头文学》《河南科技报》《湖北文学》《宝安日报》《江南作家》《灌河文学》《江淮文学》《世界作家文集》等杂志和微刊文学平台。《我与地铁报》获合肥地铁报征文优秀奖,《桂花树》获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一等奖,中国散文网和百度可查阅,《我的故乡》获“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以上两篇获奖作品被编入书籍书版。
愿 望
文/山水之间
过了夏至,天亮的早,玉儿出门时,一只拉杆箱紧其身后,天还有些凉意,她的脖子戴了条沙巾,乌黑的头发盘在脑后,身材高挑的她,一双中跟皮鞋踩在路上发出轻微的响声,此时的玉儿正向高铁站走去。
这是座小镇,一天只有二班过路列车,不像二十公里以外的省城,整天列车穿梭不断,南来北往的乘客络绎不绝。
玉儿就在这趟复兴号上做乘务员。
小时候,玉儿和火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个年代还是绿皮车,慢悠悠的,一仟多公里的路程要跑上十几个小时,火车每到小镇总要停上几分钟,玉儿常常和她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们,挎着竹篮,给乘客们卖些食品,用来补贴家里的生活。
绿皮火车在进站前总是发出“鸣鸣鸣”的响声,多远处先是拉着长笛,向两边喷着蒸汽,才缓缓的停在了站台,此时几位姑娘便向车窗跑去。
“叔叔,要面包吗?”玉儿问着车窗内的乘客。“小姑娘,让我看看有些什么?”车窗内有人探出脑袋,看了看说:“拿两瓶矿泉水,二个面包。”玉儿点点头,然后将手上的竹篮放在地上,开始忙碌起来。
玉儿那时刚上高中,第一次来站台卖食品,除了不怎么会吆喝,还手忙脚乱。她拿着二瓶矿泉水和二个面包,递给了乘客又去了另外一个窗口,这时有位帅气的乘务员走了过来说:“小妹妹,我来帮你,”玉儿拿货,乘务员大哥哥收钱,一会儿竹篮里的食品卖的所剩无几,为了表示感谢,玉儿红着脸从篮子里拿出二只卤鸡旦塞给了乘务员,还没等那位乘务员反应过来,玉儿却一溜烟跑开了。
玉儿跑了一截,突然又停住了脚步,转身看着火车又缓缓的驶出了站台,她想:“车站上的工作人员都挺好,制服也漂亮,长大了自己也想做一名列车上的乘务员。”
玉儿双休日才会去站台卖东西,价格相比同伴也低一些,带去的食品很快会卖光的,有好几次玉儿想刻意见到那位乘务员大哥哥,可总是见不到。
又是个周日,列车稳稳的停在了站台,玉儿无心卖东西,她在留意着那节车厢的门,那个熟悉的身影。
这时,车厢内下来一位乘客,看着像一位建筑工人,急忙地跑到玉儿面前说:“赶紧卖点东西给我,车马上要开了。”玉儿心不在焉地说:“你自己挑吧。”那位乘客一骨碌拿了几样食品,还没等那人问多少钱,玉儿焦急地说:“赶快,要开了。”那人赶紧提着食品袋跑向了车厢门口。
就在这一瞬间,玉儿看见了穿着一身铁路制服,戴着大盖帽的大哥哥,他正站在车厢的门旁,仿佛也在看着她。
火车已开始启动,玉儿无奈地向车厢内招着手,隔着玻璃门,那位大哥哥浅浅的笑着,玉儿觉得他笑起来好好看。
这时玉儿灵机一动,瞧着车窗下的牌子,黙黙地记下了这趟火车的始发地和终点站,当然车次也记了下来。
玉儿这才想起刚才的钱没收,但她没有丝毫懊悔,反而觉得心情很好,她来到了候车厅的小卖部,买了一张列车时刻表。
当她再次见到那位大哥哥是在一周以后,那天玉儿打扮的很漂亮,平时的两根辫子梳成了一束马尾,额头留着齐刷刷的刘海,学生服也换成了连衣裙,她没有像往常挎着竹篮,而是手拿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她喜爱的作品《哦,香雪》
火车驶入了站台,玉儿站在同样的位置,还是注视着那节车厢门,像是约好似的,那位帅气的大哥哥从火车上下来,玉儿便走了过去,她非常大方地说:“我早就在这儿等你了。”大哥哥说:“你怎么知道会有这班车?”玉儿从杂志里拿出了列车时刻表说:“你看。”大哥哥笑了,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几元钱说:“这是你的钱。”玉儿很诧异地问:“给我钱干嘛?”“你忘了?”玉儿这才想起来,那天乘客拿东西没付钱的事,继而说:“算了,不要了。”“你拿着吧!我替乘客付的。”玉儿最后硬是没要。
玉儿发现火车又要启动了,她赶紧问:“大哥哥,火车上要女乘务员吗?”“要呀!我把联系方式给你。”玉儿在那本杂志的封面写下了电话号码。
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打打电话,发发信息是手机的全部功能,买一部非品牌的手机也很便宜,玉儿就买了一部,她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是帅气的大哥哥。
“喂,是大哥哥吗?”玉儿甜美的声音传到了对方,“是我。”大哥哥答着,又问:“你已上高中了吗?”玉儿“嗯”了声,大哥哥接着说:“这条线路很快要跑动车,而且要招乘务员,欢迎你报考。”电话那头的玉儿说:“太好了,谢谢你!”“具体报考时间我会通知你。”“好的。”说完,俩人挂断了电话。
玉儿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一所大专院校,学的是礼仪服务专业,毕业后正赶上高铁招乘务员。
她想做乘务员,却得到全家人的反对,尤其玉儿的父亲更是竭力阻拦,父亲说:“玉儿,我就你这么个女儿,你这一走好几天回不来,我不放心。”玉儿说:“高铁速度快,一仟公里几个小时就能到,可以早出晚归。”无论玉儿怎么说,父亲不理解,家人又不支持,这可急坏了玉儿。
为了收住玉儿的心,她的父母开始给玉儿张罗起婆家,晚上,玉儿母亲把她叫到房间说:“孩子,镇东头吴伯儿子吴含不错,比你大四岁,你看合适吗?”玉儿明白;母亲的问话只是象征性的,其实两家早已商量好,只等着自己的回话,于是玉儿说:“妈,不知吴含能否看上我?”玉儿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玉儿有意放下身价,好让母亲信心百倍,果然她的母亲高兴地说:“我女儿不说百里挑一,在镇里也算一枝花,还有谁看不上的?”母亲自豪的表情,丝毫没给玉儿带来任何自信。
说实话,吴含也是一位不错的小伙子,高高的个头,五官匀称端庄,皮肤白皙,性格诚实大方。艺校毕业后被安排在县徽剧团工作,论各方面都能配得上玉儿。
第一次见面,他俩来到县城的一个小饭馆,吴含问:“小时候我俩在一起办过’娃娃家’,还记得吗?”玉儿摇摇头说:“不记得了。诶,你在徽剧团做什么工作?”
“做演员。”
“挺好的,你知道当年徽剧唱响北京城,京剧的前身还是徽剧吗?”
吴含吃惊地赞许:“诶,看不出来你的知识面还挺广的。”吴含还想说什么,被玉儿的问话打断了:“你的理想是什么?”吴含没加思索地说:“成为国家一级演员。”然后吴含问:“你呢?”玉儿答:“我的理想没你的大,只想做……”话没说完,玉儿忽然发现那位帅气的大哥哥和另外一个人进入了小饭店。
大哥哥同时也看见了玉儿并走了过来,玉儿站起身对着吴含说:“他是我在车站认识的大哥哥。”说完,玉儿又指着吴含说:“他是我的邻居吴含。”他俩人握完手后,大哥哥说:“我正要打电话给你,我来县城联系招考乘务员之事。”玉儿问:“什么时候报考?”“下周,你的条件很符合,要做好准备。”吴含听完后说:“你俩和我们一起吃饭吧。”大哥哥瞧着吴含说:“谢谢!我和同事还有事商量,就不打扰了,你俩慢用。”随后,他俩坐到了另外一处。
菜饭上来了,吴含说:“玉儿,你想做乘务员?我支持你。”玉儿没想到吴含尽然这样通情达理,自然满欣欢喜,俩人愉快地用着餐。
有了吴含的支持,玉儿的父母似乎的确不太反对玉儿报考乘务员了。
很快考试开始了,文化考试,玉儿得了满分,形体测试玉儿也得了个前三名,玉儿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了。
小镇离火车站不远,初升的太阳照着焕然一新的小镇车站,玉儿依然站在熟悉的位置,亭亭玉立。
眼前一列复兴号,由远而近地停在了站台,不一会像箭一样驶向远方。
20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