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雍和宫(3)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雍和宫之三
据相关资料介绍,雍和宫殿在碑亭之北,其殿原为王府银安殿,现相当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此殿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七间,单翘重昂斗栱,和玺彩画,前有月台,围以黄、绿、红琉璃砖花墙,明间上悬雕龙华带匾,中、汉、蒙、藏四种文字所题“雍和宫”。那么,殿内又都有什么呢?我们注意到,其殿内供有三尊青铜质泥金佛像,及蒙麻泼金十八罗汉像。
此外,雍和宫殿前东西均有配楼,东为温度孙殿即密宗殿,西为擦尼特殿,也就是讲经殿,均为灰筒瓦重檐硬山顶重楼,面阔七间,后厦三间,上下层均出廊。

我在雍和宫
而在雍和宫的北侧,则为永佑殿,此殿原为王府正寝殿,后殿因供奉雍正帝影像而改名为“神御殿”,乾隆九年,也就是1744,行宫改建寺庙后,改为今名,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五间,重昂五踩斗栱,前后均为三交六椀棱花门窗,下有龟背纹绿琉璃槛墙,前有三出陛台阶二层。殿内正中供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殿前有东西配殿,分别为额椅殿,即医学殿和宁阿殿,即数学殿。
从永佑殿后门出来,便是法轮殿的院落。法轮殿为举行法事的场所,其建筑平面呈十字形,面阔七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前出轩后抱厦各五间,轩厦均为黄筒瓦歇山卷棚顶。殿顶四边各有一黄筒瓦悬山顶天窗,殿顶及天窗顶各建有一藏族风格的镏金宝塔。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高6.1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坐像,像背后有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罗汉山,东西壁还有以释迦牟尼为题材的壁画。
我们再说一说戒台楼。戒台楼位于法轮殿西侧,系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1780的时候,乾隆帝为迎六世班禅进京为己祝寿、受戒而建;而班禅楼则位于法轮殿的东侧,最初是供奉药师佛的法坛称药师楼,六世班禅进京时以此处为住所,此楼因此而得其名。
我们还注意到,法轮殿之北是万福阁,是雍和宫寺庙建筑群中北端最高的建筑。其阁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重檐重楼,高25米,上、中、下各层面阔、进深均为五间。上层为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正中匾为“圆观并应”;中层为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四周带廊及护栏板,正中匾为“净域慧因”;下层为单翘单昂斗栱,和玺彩画,前后三出陛,正中悬雕龙华带匾,上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万福阁”。阁内供奉一地上18米、地下8米,总高26米的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