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秀珍女士格律诗二首小析
文/王楼
游枣沟观瀑布(新韵)
赵秀珍
撕把流云罩险峰,
仙人落脚此间行。
凿岩引下天河水,
白练飞扬撼碧空。

这是一首写景状物佳作。仅二十八个字,把“枣沟瀑布”描绘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气势恢弘。
首句“撕把流云罩险峰”,这句话想象奇异,比喻贴切。作者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想象成有谁撕了一大片流云遮住了悬崖峭壁,用这样的画面描写远观流瀑,可谓壮观新奇,而用“流云”比喻瀑布又十分恰当。
第二句“仙人落脚此间行”,这又是一个更奇妙的想象,作者把动荡闪烁的流瀑想象成一位鹤发银须的仙翁在山间漫步。
第三句“凿岩引下天河水”,这又一个大胆的想象,把流瀑想象成是从天上引来银河的水。这是化用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
第四句“白练飞扬撼碧空”,这句诗把流瀑比喻为白练,即没有染色的丝绸,非常贴切形象。“撼碧空”用夸张手法描写瀑布声势浩大。
总之,这首小诗不仅展示了作语言运用的非凡功底,更展示了作者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诗歌创作的生命,没有想象的诗歌作品是死水一潭。
七律 根雕(新韵)
赵秀珍
荫蔽葱荣昔日秀,
枝折叶落乱根穷。
嶙峋傲骨埋重现,
浩荡雄风去又兴。
神马奋蹄吞烈焰,
蛟龙出海贯长空。
能工巧匠雕奇迹,
枯木逢春绽靓容。
这也是一首状物佳作。合理的想象仍是这首诗的亮点。
首联,“荫蔽葱荣昔日秀,枝折叶落乱根穷”,这两句追溯树的一生经历,句间是转折关系。上句说昔日秀美的大树葱翠茂密,遮天蔽日。下句笔锋一转说,可是历经沧桑之后,便叶落枝断,只剩下纵横交织的树根。这两句开门见山破题。
颔联,“嶙峋傲骨埋重现,浩荡雄风去又兴”,这两句写经年沉沦的树根,因根雕重获新生,焕发出生命力。出句说经根雕艺术家的精雕细刻,树根展现出了它当年的挺然屹立嶙峋傲骨。对句说大树早已丧失的雄风,在根雕大家的刀下,又得以重振。这两句都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树当作人写,赋予它以人的精神气质。
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做到了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句式相同。
颈联,“神马奋蹄吞烈焰,蛟龙出海贯长空”,这一联描写根雕艺术家雕刻出的工艺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读后,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照应了第二联的“傲骨重现”“雄风又兴”。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合理的想象。
这一联对仗也十分工巧。
尾联,“能工巧匠雕奇迹,枯木逄春绽靓容”,这一联上句赞美根雕艺术家技艺高超,下句用“枯木逢春”比喻多年被丢弃的枯根获得了新生,展现出艺术的光彩,以此收束全诗。
总之,该诗立意鲜明,中心集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向读者展示了根雕艺术的风采,确是一首难得的状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