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遐想
文/肖锋
夏日炎炎,总是渴望着立秋,日日夜夜在犹如置身于蒸笼中的夏季里盼望着,就为了一个“凉”字。今天终于盼到了,却依然热不可挡。
明知道不可能,也不是没有想到,但总是喜欢挠着头皮去想、去盼,就好似渴望正在遭受病魔痛苦的母亲早日康复、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逝去的父亲能够起死回生一样。当然,谁不希望自己的父亲长生不老?谁又忍心看着母亲遭受病魔的折磨?能帮到的只有“起死回生”的大夫,瞎忙乎了十多天后,大夫也是摇摇头。其实,大夫也和我们一样心里清楚得很,谁都改变不了自然规律。
谁都知道立秋以后,秋热威猛得让人招架不住、热得让人宁愿解衣宽带求得一时之爽而失气节。其实,立秋离“凉”、“爽”还很遥远。
静而一想,也不奇怪,人生也好,季节也好,当几十个夏季过后,人生也渐渐的进入了秋季,那秋后“一伏”正是人类旺盛的最后一波,然后慢慢变成落叶飘零、寒风凛冽,这就是过程,也是明知不可能而为之的一种奢望。
动也好,静也好,在初秋里一样会汗流浃背,一个“汗”字足以体现对一个“热”字的无奈。不停的一边发牢骚一边擦脸洗澡,倒不如索性沉下心来,顺其自然好了,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是也。
又好比我的老娘,静静的躺在病床上,该吃的药也吃了,该发的牢骚也发了,到最后,睁着那双无可奈何、深陷在眼眶里的双眼,独自说着前言不搭后语的呓语,倒也少了几分痛苦、多了一分无奈的等待。其实,娘深深的懂得,季节的变幻是谁都改变不了的,哪怕床边的人哭得死去活来,也无济于事,地球依然在制造着明天。
秋季之火,顾名思义就是夏季的尾火,就像燃烧了很久的火山一样,到快熄灭的时候忽然间再来一次喷发,将挤压在地壳内的余热聚集在一起,全部迸发出来。就算来几场大雨也难以浇灭。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作用,他们都在做着各自应该做的工作,只有那样,自然界才会平衡。生老病死,季节轮换不正是在做着它们的本职工作吗?传说中的寿星彭祖“赖”活了八百岁,还是被玉帝陛下召回了天庭。所以说,谁都阻挡不了自然规律,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谁都留不住。
热还是热,汗还是汗,人生如此,季节亦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够去刻意改变呢?倒不如趁父母还能免强行走,带着他们来自己居住的城市,牵着他们的手漫步在林荫小道,父子之间,母子之间说说知心话,将初秋的酷热化作缕缕清风,感动秋季的雨点洒在彼此身上,然后摘下一张巨大的芭蕉叶,嬉笑着、开心着,顺其自然的去陪护,如此坚持到收获的季节,收成好与坏,由老天爷来决定。只要是尽心了,不必在乎结果,因为那种结果是谁都无法改变的。
真正的秋凉要等到处暑后,带着几分热,又带着几分凉意的感觉。清晨和傍晚,清风伴着几丝凉爽,给人几分惬意、几分舒畅。
秋季,如果母亲可以战胜病魔,我愿意再一次将她老人家接过来,陪着我的娘在溪流潺潺的绿道上散步,领略秋风吹过后叶片在空中飘舞的惊叹,此时此刻又岂止用一个“爽”字能够表达完整的呢?真可谓“天凉好个秋”啊。
明知不可能,我还是渴望我的娘亲能够在季节的更替中站立起来,如秋风中的红枫那样抖落一身残叶,披着红装在劲风中昂首挺胸。
202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