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学[合十]罗汉文化】23《教说常住尊者》【[合十]颂偈】
生老病亡寻常事,梦幻猜凝总是空。
莫为儿孙做牛马,随遇而安乐融融。

[合十]【尊者身世】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二载,大乘佛教主张僧人不仅要求自身解脱,还须广施慈悲,普度众生。相传尊者幼年曾立志寻找佛陀,为久病未愈的乡邻祈求帮助,不料途中迷失来路,绝望中一边哭一边祷告。这时,佛陀突然化身为一位猎人,告知尊者:“要消除人间疾厄的痛苦,须要佛法打动人心”。待猎人消失后,尊者方知此即是佛陀演化开示。就此他窂记佛陀的每一句话,开始设坛讲法,虔心拜佛,将成一代伟大禅师。
[合十]【尊者法相】尊者所示法相为端然静坐,双手护膝,眉目清秀,神态肃穆庄严。尊者虔诚修佛,广施慈悲,深具悯怜之心。
[合十]【签解】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论有多大的理想和无益的猜凝,最后都是一场空。不要太为儿孙劳神费心,随遇而安也能得融融之乐。得此偈者,为儿女操劳太多,须知人生苦短,到头来都将撒手而去,万般皆无。既是如此,还不如随遇而安,反倒其乐融融。
[合十]【中国元素】教说常住尊者也称“哭”罗汉,现形为虚云老和尚。
虚云法老:俗姓萧,法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湖南湘乡人,生于福建泉州。1858年至福州涌泉鼓山寺依常开和尚出家,翌年依妙莲受具足戒。曾参访高旻寺、天童寺、天宁寺诸刹,巡礼四大名山;进川入藏,瞻仰布达拉宫。后至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朝佛,回国后巡礼鸡足山,在终南山结茅修行。两年后入川,转赴西藏,折至云南大理,重上鸡足山。1903年重兴鸡足山迎祥寺。翌年赴泰国、槟榔屿等地考察东南亚佛教。1920年重兴昆明西山华亭寺,并改名云栖寺。1919年起历任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南华寺、云门寺住持。1952年应邀赴上海参加和平法会。次年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后应请赴江西云居山真如寺。
百纳吉祥,随遇而安🙏🙏🙏
2021/07/30重庆四面山景区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