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大型电视连续剧《大决战》正在热播。张宝春创作的快板书《蒙民大队》片段被该剧第24集所引用,能为歌颂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光辉历史添砖加瓦是无尚光荣的,感谢电视剧《大决战》的编剧!
现将快板书《蒙民大队》全本分享给大家!
快板书
蒙民大队
张宝春
辽河流水长又长,
弯弯曲曲向前方。
你带去千古风流多少事,
你载走多少喜悦和悲伤。
你可曾记得辽西的这片土?
你可记得当年蒙民大队那些好儿郎?
今天我打起竹板唱一唱,
让蒙民大队美名扬。
说的是公元一九四六年,
三月初春雪加霜,
在阜新县东北的平安地,
蒙民大队的口号响。
这支队伍刚建立,
十几位蒙族青年抗起了枪。
额日敦尼和骆常胜,
勇挑重任把队长当。
后来发展到一个团,
是一支蒙族人民的好武装。
哎,这队伍里还有一位日本人,
他当年随军到沈阳,
战后失散落阜新,
在蒙民大队把军医当。
他的本名叫田中,
战士们都叫他宝音桑。
有一天,
蒙民大队接到了一封信,
说阜新县的保安团搜刮民财、无恶不做,
欺男霸女甚猖狂。
团长是臭名昭著的刘墨林,
还有团付何九坏透了腔。
这天早上出了城,
到欧力吧营子去抢粮。
他们纠集了一百多号人,
带着马车十几辆。
额日敦尼和骆常胜,
坐在一起细商量。
借机除掉这个大恶霸,
打它一个漂亮的伏击仗。
战士们听说要打仗,
群情震奋斗志昂。
一声集合号令响;
咔咔子弹推上膛。
两个小时的急行军,
迅速隐蔽在村外的青纱帳。
严阵以待喷怒火,
单等敌人投罗网。
就在下午两点半,
村里传来人声嚷。
敌人的队伍露了头儿,
耀武扬威出了庄。
抢来的粮食装满车,
哩哩啦啦有一里长,
背的背、扛的扛,
牵着牛、赶着羊,
枪上挑着几只鸡,
劈啦扑楞扇翅膀。
刘墨林戴着蛤蟆镜,
嘴里唱着想情郎儿。
何九叼着洋烟卷儿,
吊儿郎噹直骂娘。
看到他们这个样,
战士们气得磨拳又擦掌。
恨不得马上冲上去,
把他们全部消灭光。
额日敦尼细观察,
沉着冷静心不慌。
等他们走进伏击圈,
一声令下震山岗。
战士们个个赛猛虎,
就象野马脱了缰。
枪声大作如爆豆儿,
打得敌人直叫娘。
刘、何二匪纠结残兵忙迎战,
乱了阵脚难敌挡。
狡猾的敌人边打边撤退,
逃进了地主的院子来顽抗。
战士们几次冲锋都受阻,
被敌人的火力压在了一片树林旁。
在这时,
日本籍医生宝音桑,
左手拿着烟幕弹,
右手提着冲锋枪,
腰上别着手榴弹,
匍匐来到院子的大门旁。
随着一声爆炸响,
一股浓烟漫天扬。
眼前什么也看不见,
硝烟中跑出我们的英雄宝音桑。
就在他快到树林旁,
一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他的胸膛,
他再也没有爬起来,
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中国阜新的大地上。
额日敦尼大队长,
两眼一瞪喷火光!
“谁能完成爆破任务?”
“我来上!”
这个战士叫巴本,
机警、敏捷有主张。
一跃冲出了小树林,
飞速靠近了大院墙。
战士步枪做掩护,
吸引敌人的火力网。
巴本把一捆手榴弹,
“嗖”的一声扔过了墙。
只听“轰”的一声响,
敌人的炮台见了阎王。
接着响起进军号,
战士们冲进大院和正房。
短兵相接肉博战,
直杀得敌人丢盔卸甲举起了枪。
你看那:
死的死、伤的伤,
活着的跪在地上投了降。
蒙民大队打胜仗,
威震群山美名扬。
他们乘胜追击拔据点,
让穷苦的百姓见阳光。
在蒙民大队的队伍里,
烈士的英名传四方。
他们是:
齐扎木苏、阿尔斯冷,
巴日、巴亚尔、常福、吴宝、乌力吉仓,
巴依尔、双全、却莫勒、苏日玛扎布满;
还有拉麻扎西、金宝山、锡宝等等好儿郎。
蒙民大队打胜仗,
驰骋东北各战场。
围长春、攻四平,
进军锦州打沈阳。
北至林东和天山,
南到闾山、辽河旁。
西到巴林草原、牤牛河,
东至长春城边的土地上。
这就是,
当年那支铁骑和劲旅;
叫我们怎不怀念不歌唱?
咱们拍拍胸膛想一想,
这些英雄多悲壮!
多少战士别父母,
多少战士离家乡;
多少战士洒热血,
多少战士牺牲在疆场;
多少名子记不清,
多少英雄事迹写不祥。
告诉今天的下一代,
要珍惜今天的好时光。
英雄先烈垂千古,
他们的英名将永远刻在阜新的大地上,
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