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吕晓蓉
在湖南西南边陲,延绵起伏的雪峰山脉与越城岭交汇处的群山中,有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城步苗族自治县。它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5个单列苗族自治县之一,它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总面积只有2647平方千米,四围是山脉,中间是盆地,它的北面有一条蜿蜒的公路通往市区、省城及全国各地,南面一条200多公里的公路在崇山峻岭穿过,连接广西。这里是湖广接壤的边城,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最宜人居住的好地方。
家乡有一条发源并流经城步苗族自治县的美丽的河流,名叫巫水。溯源它的历史,从县志记载上看到,它古称雄(熊)溪,为武陵都沅江流域五溪之首,与一样发源于城步境内的满溪同为沅江的一级支流。至于它如何叫巫水,也与本地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古书上记载,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征南蛮,在雄溪搭建神坛,登坛作法,驱除瘴气,始将雄溪发源地命名巫山,将雄溪更名为巫水。巫水在县城境内流淌一百多公里,于绿杨湾至大洲,大湾至匡塘段,两次横切雪峰山脉,才依依不舍地汇入沅江北去。
(一)
巫水河在家乡人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家乡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它以它的博大胸怀,以它终年流淌不息的清水,灌溉了苗乡这块富饶的土地,它的水如母亲的乳液那么甜,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苗乡人民。
巫水河是流经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儒林镇唯一的河流,它就在县城南门口岸。当你从县城人民路北面笔直向南走下去,不到4公里,就到达城南巫水河边了,一条宽阔的清澈的河流呈现在眼前,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鱼鳞似的波纹,清清的河水滔滔地向下游流去。
若你是个喜欢山水景色的人,每天早晨来到巫水河畔,总能看到一幅幅清新明媚的画卷。巫水河上朝晚四时不同景色的变换,让你惊叹不已。
巫水河清晨的景是如诗如画的。当晨光熹微,河面上薄雾冥冥,这时巫水河就象一个含羞的少女,身披一件白色的轻纱,似刚从仙境出来,在轻歌曼舞,婀娜地向你走来,此时会让你顿生无限遐想,如置若仙境。
太阳初升,薄雾慢慢散去,河面上清波荡漾,可见到渔翁披着簑戴着笠,撑着竹排在水面上悠悠划行,晓风吹拂着岸边杨柳,那长长的柳梢抛到水面上,随风荡漾……
此情此景,又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使你陶醉,让你流连返忘。
夕阳西下,巫水河上是最热闹之处。尤其是夏天傍晚,河中泳人多多,那些大人带着小孩,在水中如游鱼一般,尽情地享受着巫水的透澈与清凉,那与自然零距离的亲密,直叫你羡慕不已。
还有远处的霞影山色,晚舟轻泛,水声盈盈,夏蝉声萦,白鹭盘旋……
这大自然赐予的美景,只有你亲临其境,才能有眼福的。
(二)
巫水河啊,有我太多的童年少年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县城的儒林老街上。这条老街在六七十年代是这小县城的唯一商贸街。
老街中段右边有一条悠深的巷子,名叫“吕家巷”,朝青石板路面进去三十多米处,有一个大宅院,我的家就在这个大宅院里。
记得我小时候(六十年代)那时县城里还没有自来水,人们生活用水有的是凿了地下水井,而离巫水河近的,就自然的取巫水河水了。
我七八岁时,父母都在乡下教书,大姐带我在城里读书。我常常是跟在大姐身后去巫水河挑水。大姐用大水桶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前面,而我只能挑一担小水桶跟在后面,小水桶晃悠晃悠,那长长的巷子呀,到处有我洒的水迹。
在巫水河洗衣服那是很开心的事。每到星期六早晨,我都要去河边洗衣服,那清清的河水,能照出自己的影子来。我先把竹篮里的衣服放到河边青石板上,再一小件一小件沫上肥皂,再使劲地用双手搓几个来回,搓出泡沫了就放到水里漂洗,流动的水一会儿就把泡沫冲走了,衣服也一下子洗干净了。我再把衣服用力地拧干,放到竹篮里。这样,洗衣服的事就完成了。
小时候我是挺贪玩的,衣服洗好后,我不急着回家,我把篮子提到河边柳树下,还要玩一玩。我围着柳树转几圈,把长枝的柳条扯下来,再编织一个柳条帽戴到头上,才提着篮子,满怀喜悦地慢慢悠悠回家去。
巫水河流经县城南桥下分成两股支流,中间有个很大的沙滩,沙滩上堆满了鹅卵石,还有大片大片芦苇。沙滩中间部分地方被附近居民开垦成了菜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年四季青翠可爱。但沙滩周边仍有大片堆积的鹅卵石和成片的芦苇,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每当晴朗的夜晚,晚饭后,附近的小朋友三五成群地相约来到沙滩上,这其中有一个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小姑娘必定是我。我与小伙伴们在芦苇丛中捉迷藏,用鹅卵石当炮弹打仗……
每每玩到夜深了,月色朦胧,沙滩上还荡漾着小朋友们银铃般的笑声。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这些童年的趣事,今天回想起来竟还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段天真烂漫的儿童时光。人生尚能重回该多么美好呀。
现在,这沙滩已改造成美丽的南湖公园了,昔日的芦苇鹅卵石沙滩却无数次在我梦中再现过。
(三)
巫水河大多数时光里是美丽而温柔的。可是也有发怒时候,曾几次涨过大水。
听上辈老人说过它发怒时,是声如雷吼,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曾亲眼见过巫水河发怒咆哮过。那一年初夏,在连续几天暴雨后,河面已是一片汪洋,滔滔浑黄的水,奔腾呼号,时而卷起了狂风,掀起巨浪,吞没了沿河的大片田地,冲垮了房屋,牲畜在河面上随波飘流……多少老百姓受灾遭殃,多少人流离失所。
家乡的巫水河啊,你养育了苗乡人民,但你也偶尔制造了灾难,你温柔时可亲可爱,但你咆哮却伤及你的子民啊,我多么多么希望你永远的做一位慈祥温柔的母亲!
自从那次重灾后,在各级政府重视下,加强了巫水河的治理,并在巫水上游修建了一座大型白云电站,开山灌渠,开凿了方圆1198.6公顷山地,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白云湖。
白云电站建成之后,由于它阔大的库容,容纳了上游的洪水,电站以下,便没有了洪灾了。巫水河从此安静温柔。
雄伟的白云电站和美丽的白云湖在巫水河上游段,交辉相映,组成了一条风光旖旎的风景线。

(四)
如今,县城巫水河上三桥飞架南北,给县城南北人民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三桥一古两新,各具特色。
“古"桥是由古老的石拱桥重建而成,仍旧沿用荣昌桥古名。石桥之上,风雨长廊,古杉圆柱,亭台水榭,雕栏板径,集通行休闲于一体,是居民晨练晚憩,交友聊谈的极好场所。
站在荣昌桥榭台上,凭栏眺望巫水河,清凉的河风吹拂着,看着鳞鳞波光的河面,让人心旷神怡。
每到夜晚,荣昌桥灯光璀璨,远远望去,像一条彩虹卧在巫水上,天上的星光与巫水上闪烁的灯光交相辉映,衬托着夜色更加宁静美好。
新桥雄伟宽阔,两旁高杆灯饰雄立,美观大气。白天,左右两边的汉白玉石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巫水河渊源流长,它承载着苗族人民走过的峥嵘岁月,见证了苗族人民从贫穷落后逐步走上了幸福康庄大道;它历经沧桑,却坚守初心;千百年来汨汩流淌,把甘露无私地献给了这片土地,滋养了这方人民,它是苗乡人民的母亲河,是我梦中的河。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城步第四民族中学退休教师,县作协会员。本人热爱文学,笔耕不辍,有散文、诗歌、通讯作品在省市多家媒体发表。
【热评精选】
如诗如画的家乡美景,如泣如诉的典雅情怀,雨露老师以爱的胸襟,诗的意境,给读者讲述着家乡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葱荣。家乡的美在于优美的环境、沁甜的空气,尤其是一条养育苗家人祖祖辈辈的《清清巫水河》。作者不惜浓墨,大篇幅地赞美着巫水河:在阳光下的鱼鳞波纹,在晨曦中的轻纱曼舞,在不同时段的景色变幻,在夕霞中的轻舟唱晚。
巫水河,满满的童年记忆,每天,照着影子,相伴成长,沁着小足,留下欢声。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一条河流都有它负能量的一面,巫水河也是如此,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通过修水库,建电站,让巫水河变成了美丽的风景线,雄伟壮丽,交辉相映,飞桥南北,造福人民。
雨露老师字字句句,点点滴滴都抒发心中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娴熟的手法,朴实的感情,流畅的语句构成了一篇美丽的文章。欣赏学习!(点评:李花满园)
巫水河,湖南沅水一级支流,即古运水。发源于城步县东巫山,南流又西,经绥宁县、会同县至洪江区注入元水。巫水河源不算远,流也不算长,可是他有其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吕晓蓉老师笔下的《清清的巫水河》是写的流经城步县城的一段巫水河。它有温柔妩媚的一面,也有蛮横放纵的一面。它河水清清,碧波荡漾。白帆点点,渔歌唱晚,像温柔的女郎,给苗乡人民脉脉温情。它甘甜的河水浇灌庄稼,滋养城步人民。在历史上它的野蛮也表现得肆无忌惮。上世纪一次洪水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于是党和政府在巫水河上游修建了白云水库,把巫水河拦腰截断,从此巫水河变得乖巧可爱。这些对比描写,突出巫水河的今夕巨变,歌颂了党的英明伟大,歌颂了城步人民的勤劳智慧。作者高瞻远瞩,从大处着笔,细处描写,简直是精雕细刻。对河面夜色的描写,对桥上璀璨华灯的描写,对儿时在河边沙滩玩耍的细节描写,做到了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分五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描写了巫水河的美丽风光,描写了家乡的动人画面,就像照相机摄下的五组镜头,美不胜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这是一篇情真意切、描写细腻的优美散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值得学习和借鉴。(点评:杨山坡)
欣赏吕晓蓉老师的《清清的巫水河》,作者首先概括介绍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概况,以及养育家乡的母亲河——巫水河的起源与流向。其次用凝练的文字描述晨曦中、太阳升起和西阳西下时的巫水河的景象,清晨是多么的美丽,又是多么的婉约如诗,轻雾缭绕的河面向羞涩的美少女,薄纱罩面,袅袅娜娉婷,似仙女下凡。太阳升起时,打鱼人悠闲地在水面上徜徉,两岸的杨柳随风飘荡好与水中的鱼儿捉迷藏。最热闹的是夏季的傍晚,夕阳西下,大人和孩子一起来河中游泳,清凉亮的河水,亲吻着每一寸肌肤,如游鱼般洒脱、自在。晚霞、山影、鱼舟、鹭鸶低旋和着忽高忽低的蝉鸣,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接着吕老师交代了家乡的具体位置、名称以及我家居住的地方,娓娓而谈,讲述着我和巫水河的情缘。
巫水河是养育我和我的家乡的母亲河,不仅供我们饮用、灌溉还用来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清清的巫水河——母亲河的赞美和热爱,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满满的乡愁,寄予笔端,写出了满含深情的美文!赞赏!(点评:何莲)
中华民族疆域辽阔,深藏无数精彩,雨露老师美文《清清的巫水河》即是对家乡母亲河的歌颂。借助雨露老师文字我们来一次苗乡游——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州。在陆路交通不很发达的过往,水陆却能够发挥其优势。水既是生命之源。亦是市场经济运作之命脉。县志记载: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征南蛮,在雄溪搭建神坛,登坛作法,驱除瘴气,始将雄溪发源地命名巫山,将雄溪更名巫水。巫水在县城境内流淌一百 多公里于绿杨弯至大洲,大湾至匡唐段,两次横切雪峰山脉,才依依不舍地汇入沅江去。根据这些文字与数据,我断定此溪流有一定规模。我想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巫水一定造福了依水而居的苗乡人民,一定滋养了不离不弃的苗乡人民。世事沧桑,然巫水依旧,实属不易。写几处巫水变化。1.在巫水上游修建了一座大型白云电站。2.巫水河上三桥飞架南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利工程要本着利民造福之初衷,那么人与自然就能和谐共处。好文推荐共赏!(点评:波波)
吕老师的作品看了很多,尤其《清清的巫水河》写得如诗如画,好浪漫,将自己的家乡描写的如此美丽,真让人羡慕,本文从地理方位、人文概况、乡愁爱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深博大家喜爱。
作品分四大部分进行描述:1.巫水河的地理位置。巫水河是苗家人的母亲河,概括地理环境,巫水河的起源与流向,并问大家讲述上古时期的故事。2.母亲河的神态。河面上薄雾冥冥,有时象少女般婷婷欲立,像仙境走來轻歌曼舞,置若世外桃园。3.儿提时的想象回忆。当然少不了孩儿时的戏嘻和追逐;当然少不了”吕家巷”的美好画面场;当然少不了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写照,有欢乐,有蹉跎……4.家乡改革开放与腾飞。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前进,世界在改变,通过三条桥搭建,南来北往,城乡在改变,人们饱尝清凉的河风,在散发美韵,吹拂你我,看到鳞鳞波光在跳动,记录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苗家人的幸福指数在变化。因为了巫水河在悄然变化,变得更加美丽动人,这里承载着苗家人的未来,也证明苗族人民从贫穷落后走向小康社会,这是一首歌颂苗家的赞歌,是苗家人的新天地。
该作品字字透着对家乡的爱,句句都包含对家乡的情,表达出吕老师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带给我们新的视野,新感受,及满满的乡愁。从作品结构来讲,段落分配清晰,思路明确,层层分述,干净利落。妙笔生花,手法娴熟,感情丰富,描写到位,展现出吕老师的文学功底十分了得。美文推荐欣赏!(点评:兰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