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心海无边】—第1部诗歌文学之10
三、六言对
习作一:24字
1、《青春感怀》-1998.8.1 于北京
岁月悄逝渐衰,依稀窥见帅呆。
犀眸深遂青睐,隐匿光明未来。
2、写作背景:从部队转业后,经历了人生的痛苦与磨难。自感可能成为此生的最低谷期。面对纷繁迷绰的现实,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能否在艰难中奋起,是笔者面临的巨大抉择。无意中抽出影集翻阅,看到这幅充满阳光豪气(1988年授衔时)的照片,五味杂陈,甚为感怀,随后诞生了此作。文中虽有一丝 “岁月悄逝渐衰”的伤感,总体还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并对自己的明天充满成功的坚定信念。
1988年军队授衔时首照
习作二:48字
1、《邀客》--2015.9.22 于北京
上阕
风景任我独好,高山秉承笑傲。
彦揽海天涯角,晓看红湿绿岛。
下阕
借问东方欲晓,而今如此飘渺?
吾意何等表白,方可撬动您老?
2、注释:上阕中的第一、二、三句的第三字隐含了笔者姓名;第二、三、四句藏头于彦晓先生的姓名。以委宛地表达我的盛邀。彦晓先生看到上阕后便在微信中继续与我打趣:哈哈,文采飞扬!我遂再附下阕,真谓本意将呼之欲出了。
3、写作背景:笔者与彦晓先生为故交挚友,在部队期间曾长期一道工作,同室 共谋多年,并爱好甚同,长期共同研习书法,品味人生,性情颇为相投。2015年9月22日在微信中看到彦晓先生的微信名“东方欲晓”便欣然复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彦晓先生复我:毛(泽东)诗。 我遂再复本作下阕,表达了此前(含本作之意),多次诚邀家访作客,其因工作繁忙之故,均未成行之憾。不知彦晓先生,可否读懂为兄的寓意。

笔者(右)与彦晓先生合影
四、七绝
习作一:28字
1、诗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2、作名
《七绝(春雨)》-1978.5.16 河北宣化
春潮淼淼雨霏霏,喜把千山万木催。
碧水涓涓芊茂茂,曼妙仙姿谁不醉。
3、注释:单数句第三、四字和六、七字均为叠字,以强调诗意表达的情感。
4、写作背景:这是在51052队通信营有线连任期间,参加集团军通信专业尖子班比武回营区后,已不象在外驻训艰苦繁忙,实为训后休整期间,适遇周日休息,请假外出到宣化公园内短游后,于此后2天内作成。宣化是个塞外小城,春回大地较晚,五月的中旬,树木花草刚刚开始繁茂。见此景色便有了写作的冲动,不日成作。当时所作与此有差异,本次整理时按照格律要求做了字斟句酌的优化,所附照片是宣化公园,以展现诗作所描述境界与实地之间的呼应关系。

宣化公园春日景色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