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生来会打洞。
你是这样认为的,人家王右军的公子、太尉郗鉴外孙王献之也是这样认为的。
而且人家是坦腹东床的龙凤种,不会象萧伯纳调侃舞蹈明星的话:生个儿子象你的智商而有我的容貌那就麻缠了。
所以当有一天王羲之悄悄走到儿子的背后、想拔掉正聚精会神练书法的儿子的毛笔,竟然没有拔掉的时候,不仅心内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但人家嘴上不说。那像现在我们老挂在嘴上的:老婆都是人家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
从这件事后,牙牙学语的王献之就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和父亲并称“二王”的。但人家也不含糊,起早贪黑,三更灯火五更鸡,而且是只打鱼,不晒网。
那像我们现在人,知道自己诞于王侯家,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悠闲地做个富二代,一个小目标自然就诞生了。
所以“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到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
那么,当安徒生的“丑小鸭”快成白天鹅的时候,我们的献之认为自己也要成了。于是他问母亲:“像我这样练,几年能练成父亲那样的书法?”
母亲没有回答。
献之撒娇似的拉住母亲的手。
“十年,十八缸墨水。”母亲爱怜地摸摸孩子的头,唉,不吃苦中苦,那得人上人。
“如果我加倍练习呢?”
“二十年,三十六缸墨水。”母亲的话不容置疑。
“更加十倍的努力呢?”
母亲叹了一口气,“你一辈子也练不成。”话虽然突兀,但斩钉截铁。
“为什么呢?”献之瞪着惊奇的大眼睛。
“浮躁之心未去,哪里会有成功之日?八字还没一撇,哪里会有书圣呢?”
原来勤奋之人也有功利思想?
献之默默地走了。
这一去就是五年。
写秃了无数支笔,写的只可以有一间屋子了。人家有钱,可以用纸,可以不用在树叶上写字,不用在沙堆上写字,可人家还是成才了。
于是挑了几张最得意的给父亲看。父亲不置可否,随手拿起笔,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点了一个点。
没有得到父亲的赞许,献之不死心,拿来给母亲看。
不过嘴里很谦虚,也没说让父亲品鉴过了,说:“写了五年,让母亲提点意见。”
拿起儿子的书法,看了一遍,指着“太”字那一点,叹了一口气: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这当头的一盆冷水使献之垂头丧气,几年的辛苦,失去了少年的欢乐,就换来了这么一句话。
看着儿子像斗败的公鸡,母亲心道,还是人家纪渻子说的好,呆若木鸡是最高境界,虚骄而恃气,疾视而盛气,都不是好兆头,只有这样垂头丧气才是成功的开始。
于是我们都口口相传那个“十八缸墨水”的故事:激励我们的孩子,没人想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