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天方《高手在民间》第二期
——百幅剪纸组图《呼兰河传》节选
原著:萧 红
剪纸:左秀云
题诗:蒲公英
前言: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42年病逝于香港。她的生命短暂又辉煌,写出《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等百万文字,让后人诵读。其中《呼兰河传》是一座高峰,让世人顶礼膜拜。
我是呼兰人,和她同饮呼兰河的水,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我工作的单位黑龙江省传染病院的东南角就是她笔下的南大营遗址,我单位的大门与故居南门互相对望,仅仅是一道之隔。我每日上班就走在她描绘的二道街上,龙王庙、农业学校就在我身旁……因为热爱萧红,喜欢《呼兰河传》,我还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专门负责故居后花园的耕种工作。在那里,我种下她和爷爷曾经种下的黄瓜,倭瓜,谷子,小白菜……
在她玩耍的那棵大榆树下,感受着她的喜悦和忧伤……
做为《呼兰河传》的书迷,做为萧红的同乡,我认为我有义务做点什么。于是用了三年时间,创作百幅剪纸组图《呼兰河传》。此组作品采用传统拼贴剪纸方式,画面简洁,质朴,尽最大可能还原《呼兰河传》里面的风土人情和过去的那段时光的年代感,表达“多彩的风土画”这一特点。
《呼兰河传》出版于1941年9月1日,距今已经八十年了。此刻我把这组剪纸奉献出来,纪念它出版八十周年,以示对萧红的敬仰。
蒲公英姐姐是我的文友,她的才思像不竭的呼兰河水,源源流淌。她的文字扎根在黑土地上,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不但诙谐幽默还朗朗上口,原汁原味地反应当地老百姓的喜乐哀愁,平凡的事情被她描写出来就活色生香。感激她为我百幅剪图做的百首题诗,在这里表示感激!感激尹振华老师的题诗,为本作品增辉添彩!我们都是呼兰人,做为萧红故乡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缅怀萧红,弘扬萧红。
2021.7.28凌晨1:50
左秀云于呼兰
七绝·神合
悄吟早逝恨成河,
后辈心中起泪波。
一剪裁出神女意,
人间天上两相合。
——编辑尹振华
一、呼兰河传

才女倾情著长篇,
小城屹立尘世间。
百味人生辛酸泪,
滴滴流入兰河湾。
二、雪封门

十冬腊月雪封门,
滴水成冰冻煞人。
北方小城特色景,
围着炕上烤火盆。
三、十字街

东南西北十字街,
呼兰小城有特色。
上乘风水宜居地,
人杰地灵故事多。
四、火烧云

日落西山火烧云,
千奇百怪变化频。
刚才还像大花狗,
转眼变成羊一群。
五、槌洗衣服

天上鸟儿叫喳喳,
小河流水哗啦啦。
利用河水洗被褥,
一阵棒槌响咔咔。
六、做衣服

缝连浆洗捶棒槌,
三三俩俩炕上围。
说笑嘻闹把活干,
飞针走线裤做肥。
七、跳大神

云山雾罩糊弄人,
出马搬杆跳大神。
故弄玄虚狐黄鬼,
多多要钱把香焚。
八放河灯

七月十五放河灯,
虔诚超度盼托生。
阿弥陀佛许个愿,
来世可别再受穷。
九、回娘家

野花野草道两边,
毛驴小车跑的欢。
拉着媳妇回娘家,
鸟儿喳喳飞在先。
十、看杂耍

公园里头闹吵吵,
说书唱鼓耍大刀。
狗熊猴子驴皮影,
扔点零钱可劲瞧。

剪纸作者简介:左秀云,1966年出生,汉族,黑龙江省传染病院副主任护师。喜欢剪纸,京剧,诗歌,热爱生活。现为笔墨天方诗社(平台)授权作者。

作者简介:蒲公英,本名王春玲,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哈市呼兰区退休工人,喜欢文学,愿结缘良师益友提高品位,丰富生活。现为笔墨天方诗社成员。
在本平台一经发表同时在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看点快报,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转载。
“高手在民间” 栏目编辑部成员
栏目值班编辑:方言
栏目责任编辑:尹振华
栏目制作编辑:赵彤
栏目主任编辑:苗会梅
电话:13503636556
栏目推广编辑:张淑文
电话:18745053760
栏目绘画编辑:吴秀范
电话:13804630773
栏目文字编辑:裴大志
电话:15694121798
栏目书法编辑:姜权
电话:15546385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