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子论诗八十六
随着网络平台的兴盛,特别是民间诗刊的纷纷崛起,给无数诗人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新诗走向更繁荣的发展时期。
诗歌爱好者越来越多,每天写出成千上万的诗歌作品,并呈现各自不同的写作风格,展现出巨大的活力。
同的, 诗歌的土壤承接着时代的雨水,堆积不断冲击而来的社会泡泡,和反复排放或倾倒于地的无量垃圾。
这些,无疑有大量的生活有机物体,经过分解与化合,能吸引成为诗歌的养分,让语言的禾苗长出来,充满无限的生机。
有些,因直接生吞活剥,未对那些有害的东西加以处理,就吃进肚子里,把不良的原素直接为诗,就表现为垃圾。
因而有些诗有毒,不健康。而这些,如果表面看不出来,又闻不出不良的气味,让读者也直接吃下去,则有害身体。
在诗歌的土壤里,诗如长满于地的野草,皆自生自灭,好诗与坏诗并生。有时候难解难分,又良莠不齐。
我们要透过繁荣的表面,去看诗歌的无序状态,并从中找出正确的状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端正自己。
那么,通过铲除诗歌的不良因素,进行精心修剪,把不好的枝子剪掉,把不美观的叶子去掉,才能把诗写好。
语言经过心灵的雨水冲洗,把社会飘来的那些灰尘去掉,就会变得干净,而不是脏兮兮地。这样,会像雨后的花草一样清新。
那么,我们的诗既不失自然,又美观好看。我们的诗人才称得上艺术家,而不是语言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