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小视频《我爱黑龙江》王勤作词,姜丽娟作曲,任广鑫演唱。
优秀的诗歌作品是活出来的
一序王勤诗集《一叶莲》//别清河
诗人王勤(笔名冰冷酒)又要出版新的诗集了。虽在预感之中,但当出版社终审大样真的放到我的案前,作者催促我为这本即将付梓的新著写些文字时,还是有些惊喜。王勤是我的朋友和兄长,更是我学诗,写诗路上的老师,他诗歌作品中常有火花闪烁,不时点燃我的灵感。现在要由学生为老师的新著作序,不免有些惶恐不安。好在王勤老师己有言在先,免我不恭之罪,我也就班门弄斧地写些感受,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一点启发。

曾经一个师的兵团战友一次诗会巧遇
现在写诗的人很多,几乎多过了读诗的人。可是,什么才是诗,诗又是从哪里来的?不少写诗的人并没有完全悟透,因而他们的作品也就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然而,王勤的诗歌作品一经刊发就会有热烈反响,过去很长时间,仍然在传诵。他的作品,之所以有着广泛的读者,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正在于他的诗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的“写出来”的,而是厚积薄发,“活出来”的,从灵魂深处喷涌出来的。

著名书法家张和为诗集题字
《诗大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实,这正是对王勤诗歌作品的描述。无论是对一景一物,一事一人的描述,还是穿越历史风云,洞悉时代走向,我们从王勤的诗歌作品中总是能看到他从北大荒黑土地到北京大学校园,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足迹。广阔的工作生活阅历,丰富的人生积累,使他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鲜活。

譬如,他写瀑布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
站在山脚下
你能听见战马嘶鸣
看见硝烟弥漫的
唐宋元明清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啊
你何时见到过它的平静
它像一道明亮的珍珠屏
那么高贵、晶莹
它像一缕天上飘来的风
那么轻盈
它像是流动的雾
时不时划过一道彩虹
它像是一首歌
来自天空
高亢、激昂、厚重
即使落在青石板上
也要发出高八度的响声
它像是一首诗
反反复复
声如洪钟般吟诵
句句撞击你的心灵
它又像是一头雄狮
发出一声声吶喊
从云崖扑下
哪怕粉身碎骨
也要在江河湖海中殉情
它扑面而来
呼啸而去
像是过客匆匆
它到底是什么
悬崖的心事
谁人能懂
在王勤这类诗歌作品中,奔涌着澎湃的政治激情和透彻的人生思考,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微的修辞策略相互拥济,笔锋所至,催绽出一朵朵报春花,又像是点燃起激情的篝火。折射出一代从黑土地上走出来,与改革开放一起前行的知识分子独有的博大情怀和历史担当。

诗会与著名诗人洪烛先生合影
丰富的人生阅历不但使王勤的作品一部接着一部,更使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这也是我特别敬重他的原因之一。我以为,哲学家不一定是诗人,但优秀的诗人一定是出色的哲学家,一定要有着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自觉的时代担当。诗歌不能仅仅是诗人孤芳自赏,满足于沙龙中的自我陶醉,而是要直面现实,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王勤正是这样一位有着深邃思想,有着历史担当的学者型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是从一滴水看出江河的奔涌,从奔涌的江河感受一滴水的心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中反映现实的结构、时代的潮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澎湃的激情。

与著名京味作家刘一达合影
如,《碾子的心事》:
人人都在议论成败
我也毫无例外
好想回到那个
刀耕火种的年代
没有电
何等的逍遥自在
无论你是谁
都要以我为中心
转去转来
阿谀奉承之人
抢着推我
我连眼皮都不抬

无论你是谁
只要栽到我手里
粉身碎骨
是最轻的制裁
碾成粉末
才是我的最爱
轰轰隆隆的响声啊
传遍了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
吱吱呀呀的小曲啊
抚慰了
多少个饥肠辘辘的家庭
装满了
多少干瘪的口袋
不知谁那么讨厌
竟然发明了电
使我的命运逆转
推崇我的人
作鸟兽散
我的头上
再也没了昔日的光环

乞丐不如的我
被人送进了博物馆
这就是我的命
比杨白劳还惨
不过我并不遗憾
毕竟我辉煌过
硬汉就是硬汉
任何时候
都不能把自己看扁
即使现在
我也是
民俗文化舘的镇馆之宝
还是有人推着我
回忆逝去的日子
围着我
不停地转呀转
优秀的诗歌作品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人们心灵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领人们精神的升华。这在王勤那些精粹隽永的微型哲理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钟》

任何生命
都逃不过我的掌控
生死都在分分秒秒中
又如:《心锁与心路》
最难开的锁是心锁
最难走的路是心路
王勤大量的这类微型诗无不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读者久久回味,在不知不觉中洗涤着心灵,点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我不少朋友就抄录了王勤的此类微型诗放在案头,当做了人生的座右铭。

和北大荒作协主席赵国春、秘书长赵宝海
做为从北大荒黑土地上走出来的学者型诗人,王勤始终对那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深情。近年来他写了许多与北大荒那片土地有关的诗歌,诗思更为深邃,诗艺更为精臻,风格上沉郁顿挫,又不失通脱放逸。我想以摘录他的一段诗句,做为本文结语:
富饶的北大荒
抓一把黑土就是口粮
吸一口空气就是稻香
舀一瓢江水蹦一条鱼
打一喷嚏把豆荚震响
丢一粒石子意外发芽
流一滴汗收满地金黄
吟一首诗赞一片净土
唱一首歌颂鱼米之乡
按一下快门录下美景
举一杯酒祝福北大荒

和序作者别清河在一起

序作者简介
别清河,资深媒体人、作家、诗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曾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担任过多家中央媒体的记者、编辑、主编、新闻部主任、采访部主任和策划总监、编审等职务。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已发表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千余万字。现兼职任现代诗歌传媒荣誉顾问和《乐桦之声》等媒体的总策划等职。兼职从事一些机构和学校的特邀讲学与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