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您》
文/李勤(平舆)
“小雪,起来,起来了,咱们今天回后楼吧,晚上天黑再回来”这似乎是姐姐的大嗓门。伴随这个声音我醒了,原来是做梦了,时针是五点整。脑海被梦中的场景占据了,是奶奶给我托梦了,于是乎这篇文章就诞生了。 我的奶奶已去世十年有余了,但是奶奶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始终刻在我脑海里。
我的太祖父没有男孩,爷爷是太祖父抱养的外县逃荒的孩子, 奶奶二十岁从外县嫁到我们村,因为爷爷的身份,在农村这种现象会受到四邻的歧视的,她个头又不高,奶奶从年轻时就要顶住这种压力。奶奶一共生养六个孩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从我记事两个姑姑都远在边疆。奶奶还有七个孙女,六个孙子,四个外甥,一个外甥女,到今天已经一百多口人了。爷爷好像四十多岁就得病去世了,当时六个孩子成家四个,爷爷是在爸妈结婚后一个月去世的。奶奶是又种地,又养孩子,对于一个没有一点外收入的农村妇女真不容易啊!奶奶家里、地里都是一把手!
记得奶奶很会做饭,反正比我妈做的好吃多了。邻居谁家有红白喜事,奶奶都被邀请免费做“大厨”,从不图回报。奶奶烙的饼层次多,又软又香,现在回想起来还流口水呢!
我记事起,那个时候每年夏天,人们不睡屋子里,只要不下雨,就睡在自家院子里或者院外的场地上。天刚刚黑我就会扫干净一小片空地来,摊上高粱杆编的厚席子,铺上薄褥子,我们小孩躺下来一边望着天空明亮的星星,一边是奶奶为我们摇着蒲扇讲着她小时候的故事和上一辈人的趣事,我听着听着进去了梦乡。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人们悄悄下地干活了,我醒来时天大亮,于是起来收拾好我们的所为的“床”,开始做早饭,等着下地干活回来的大人们一起吃饭,七八岁我就会炒菜蒸馒头!现在想一想是那个年代让我学会了独立。我要感谢过去的时光!
在奶奶七十多时失去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我大姑(死于癌症),当年大姑远嫁新疆,大姑病逝的消息我们一直瞒着奶奶,后来在与奶奶的闲聊中我感觉她知道大姑已经不在了,也是怕孩子们担心故意装着不知道,可见她内心该怎样煎熬啊!
在2003年,奶奶八十多岁时,又失去了她最小的孩子——小叔(也是非常疼爱我们的),叔叔是被一次意外车祸夺取生命的,叔叔当时45岁吧!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心痛无法言表,多亏当年奶奶添了俩重孙,这俩孩子在奶奶面前整天晃悠,转移一点注意力,减少一点痛楚吧!
我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把奶奶讲给我的故事再讲给他们听。记得每次回去看看奶奶,奶奶总是乐呵呵的坐在过道的门台上等着我。“这闺女咋有空回来了,星期了吗”,虽然我每周回去两次,奶奶也嫌少,每次临走时总是叮嘱“认真工作,好好对待你的公婆,我们李家的女子都是善良明事理的”。奶奶,我没有忘记您的教诲;奶奶,想您!
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一位白发苍苍,但是红光满面,上穿一件白色大襟褂子,下穿一条黑裤👖 ,一双小脚(旧社会没有裹成功)穿着黑色舒服的大口鞋子,慈详地坐在水泥台上或者小椅子💺 上。奶奶的孩子们、子孙们都很尊敬孝顺她,所以奶奶晚年是幸福的!
这就是一个一生在为子女操劳的中国伟大而平凡的女性,奶奶,怀念您的关爱!想您!

2021 .7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