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爨乡故事:那段被埋没的岁月
精华热点
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图文/彭外先 首席编审/方 孔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1979年2月,中越战争爆发,大批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斗当中去,彭树荣就是这些爱国青年中的一员。
这天晚上,在陆良县马街镇金家村,彭树荣带着我们回忆起那一段无法忘怀的岁月。苦到无能为力,苦到想放弃自己生命!这位老战士如是说... ...我是边防军,野战军靠我们边防军来带路,我们对那片地形非常熟悉,评估画出地图,有多少公里……要经过我们来勘测!我们早上出去执行任务,不知道晚上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得来!

“我们打马莲的时候,我们连队80多人,战斗结束后活着的只剩30人。非常的惨,天气又热,回去的时候我们的弹夹上都糊满了血和泥巴的混合物。我们听从当官的指挥,命令如刀山,天已黑啦,要求我们下去搜索,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我们下去几个就被敌人打翻几个人。我服从指挥,也跟着下去啦,我前面的这个就被打翻掉啦,在这个黑暗下,我也不清楚,不知道,敌人都是躲在暗处,后来只剩得我一个在哪个阔阔子里躲着,没得办法,肚子又饿,眼睛又涩,连续干了几天,我们两三天不吃饭时正常现象。很艰苦!”

打到罗家坪的时候是面对面的干,子弹从耳边飞,我也受过不少的伤,在老山的那晚上杨华,苏建国踏着地雷炸着脚,杨华炸着脚背,我也炸着,我用刀尖子宛掉,把消炎的药上上就行,现在只是有点疤在这。
“压法地雷埋在地里,我们可用8号铁丝去试探,如果你感觉会“嗑拖嗑拖”的响,说明有雷,我们要慢慢的把它掏起来,同时要摸摸雷的下面是否有假雷。有时候上面埋得是假雷,下面是真雷,一不注意你就挂掉啦!”地雷是敌人最常用的武器,而彭老在部队时是排雷的好手,被他排过的地雷数都数不清,谁也无法知道,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彭老走过多少次鬼门关。
战争时期,物资紧缺,食物是战士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他们当年,又是靠什么果腹呢?
“那些年当兵是真的苦,比现在这些坐牢的难多了,几天几天的吃不到饭,饿了给你只想着死,不想着活。压缩饼干有,但没有水,怎么吃。在越南的时候,喝点水都怕别家(越军)下毒,吃着点白砂糖,别人都说,怪掉啦(完了),被别下着毒啦!”
也许现在的你,正面对着一堆丰盛的食物而体会不到其中的幸福,你可以想象当时的他们喝口水都怕送命的担忧吗?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谁没想过放弃呢?英雄也曾退缩过。“在教导队的时候,我向上级反应,要求退伍,我的思想落后。不落后在部队就可以提干,因为我们调了7个进去,最后我回来死得只剩得三个,我们打三次仗,不死的就是上天保佑。在我们的那个年代我还是算得个先进的,回来就算个窝囊的,最低等的。我也是个老实人,在教导队学习了三个月,他们大多数都提了干,排长级别!我当时不想干,我回家吃把酸菜都愿意,因为我思想落后。”
所幸,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彭树荣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在战争面前,在苦难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勇往直前。
我没有什么遗憾的,我现在孙男孙女都有啦!两个孙子,两个孙女,一个外孙子,一个外孙女。”“我这个老党员还是知足啦,死了的有林嘉欣,刘晓林,王树声都是和我们一起的入伍的,还有很多的新兵死在我们面前,死得太惨啦!像有些一时死不了也是痛苦,相当的惨。打在胸膛的死的快,打在脑门的要个把小时,现在想想,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在我面前,真的给你太痛苦,太难过了。”
曾经并肩的战友在你面前一个个死去,这位老人所能做的,只是完成那些死去的战友不能继续完成的使命。

彭树荣最佩服的人就是张有强,现在还活着,我跟他打着电话,他不认识我啦,他得了老年痴呆症,他是天生的人才,多大的报告都是用口才讲,像读文章一样,我很佩服他,其他的干部像昆明下来的,中央下来的都要打点草稿,他确实是人才,所以他那个连长就提的快,一步登天,他口才好,我们入伍的那一年,越南还和我们和平着,他们过来和我们看电影,总是他用口才,讲了让你心服口服,他当了一年多的兵就当连长,当了三年的兵就争到团长,团长就争营长,一步等天。还干到昆明军区。”

在这里,我们祝福彭树荣生活幸福!健康快乐!!

祝所有参战的老兵们:生活幸福!平安!!健康!!!(本文由彭树荣口述,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