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味道
张卫军
童年的味道宛如一道装在宝瓶中的香水,只要轻轻的打开瓶盖,那份浓郁就会直插心扉,回味许久。
陪远方的同学再次步入扬州的绮丽和传奇之中,儿时的记忆瞬间被打开,国庆路,东圈门,彩衣街,记忆中的石板路依旧,梧桐以满眼的绿色绽放精彩,让童年的味道更添了几许清香。
随记忆缓缓行走,似乎感觉儿时的“大”,今天已不为大,那条贯穿于古城南北的被我们儿时称为大马路的国庆路,今天静静行走,几乎只能以小道概述,宽不过十多米,两辆汽车相向行驶还得相互礼让一下才能顺利通过,但那苍翠的枝干以及通透阳光的叶片似乎印着儿时的快乐,隐含着跟随时光运行的所有幸福与快乐,宛若在记忆深处时时溜出的豆腐脑的清香。
记得四十多年前的儿时,在彩衣街与国庆路的交汇处,每晚都会有一位秃着顶的老人挑着担,点着灯,在街口卖豆腐脑,那份味道今天回忆起来依旧馋涎欲滴。嫩嫩的豆腐脑宛如琼脂躺在大大的锅中,徐徐冒着热气,沁出诱人的香味,从那经过,扑鼻的香、沁入肺腑的香、勾引馋虫的香,诱惑是难以抵挡的,对味觉无疑是一个考验,价格也是绝对便宜的,两分钱一碗,好像孩童时期咱积攒的一些零钱有大部分都被这豆腐脑担子“骗”去了,被我们以不雅外号称为“辣子”(扬州话,意为秃头)的摊主,总是以温和的笑容和亲和的话语诱惑我们捂得还是很紧的口袋:“蕸(xia)子(扬州土话:孩子),来一碗。”,于是,袋中的零钱变得稀少,大大的汤勺在锅中轻轻一舀,又恬静地滑入细瓷小碗,然后撒上一些香菜以及调味品,喷香、喷香的味道从口中直向肠道窜去,“乖乖龙的东”,那份美,那份快活简直无以伦比,
以至于至今还是十分留恋那份童年味道。追着记忆,在晨曦中穿过国庆路、沿着彩衣街寻觅,寻觅记忆深处童年的味道。还真够幸运的,竟然在彩衣街与北柳巷汇合处找到了一家豆腐脑摊子,不过形式有了变化,儿时是围着摊位站着吃,眼下的摊位多了几张桌子和简陋的凳子,而且也由小碗改成了大碗,当然价钱也不可能再是两分钱,而是两块五毛钱。
摊子的主人是一对七十来岁的老夫妻,除了豆腐脑还有面条。因为记忆,因为儿时的味道,我在看到“豆腐脑”的招牌后,情不自禁的、而且是猴急、猴急的坐了下来:“老板,来一碗豆腐脑。”“好的,一会就好。”带有韵味的扬州话不急、不慢,幽幽的,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绵软温馨,这不,男主人娓娓的一声扬州话,在我感觉特别亲切,回味也是绵甜的、久远的。
一会儿,一大碗豆腐脑端到了面前,无论是视觉,还是嗅觉,还真是一种美美的享受,粉嫩、粉嫩的豆腐脑以最清纯、毫无杂质的姿态静态般的静卧在碗内,热腾腾的气体在晨曦的照耀下徐徐挥发,豆腐的清香随着热乎乎的气体萦绕,静静地品看,静静地回味,天上人间最美佳肴似乎非扬州豆腐脑莫属,何况是是记忆深处的童年味道。
用勺子轻轻一舀、一搅,玉脂般的豆腐脑轻轻地在碗内晃晃,浮在上面的香油、酱油在洁白的琼脂中微微滚动,委实可爱、诱人。一旁的老妇看了一眼“哦,我再给你一些香菜。”于是在白玉般的琼浆中又多了一份青翠,禁不住舀上一勺,轻轻送入口中,抿嘴回味,滑爽、清香混合着一起悄然从舌尖流向肠道,然后缓缓进入追寻童年的思想脑门。
品味,回味,用手机储存下来,并用最浪漫的形式在微信上写下了一段文字:“漫步在扬州城童年居住的彩衣街,微风徐徐,拽出少时记忆,坐在街头巷尾的小摊上,不祈求所谓的环境,也不在乎所谓的形象,一碗豆腐脑,撒一把香菜叶,满头的汗静静流淌,童年的味道飘出快乐和孩子般的无邪。”
视觉、味觉得以在晶莹剔透的豆腐脑中获得极美的惬意,也拽出了童年的幸福和生活中无处都有的快乐。
光阴流逝,童年已不再属于我们,童年的味道却永远留在了心扉的深处,古城扬州也留存在生命的故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