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的故事
作者:日月之光
主播:舞
题记
霜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皎皎玉盘,万户赏月,一轮霜影照红叶。故乡的白塔、牌坊、荷塘,路灯、楼房、广场,人们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月亮的故事特别多。思绪悠悠,回想已走过的峥嵘岁月,产生无限遐想……

神秘的月亮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地爬上树梢,把美丽的倒影投射到静谧的池塘。 你看,她身着黄而白的纱衣,娴静而安祥,温柔而大方。她那明净的脸透过柳悄留下了温和、端庄。
童龀<chen>衬)时光,一到有月的夜晚,我们一群小孩都汇聚到白塔下去看月亮。你看那圆圆的月亮悬在塔顶,古塔沧桑,月光畅亮,孩童们各种游戏的玩法甚至达到了颠狂。

月光洒在院内的葡萄架下,斑驳的影子是那样的令人迷惘。 奶奶坐在纺车前一边嘤嘤嗡嗡地纺着棉花,一边给我讲月宫中的故事,什么嫦娥吃了仙丹就飞上了广寒宫,什么吴刚因为受罚而无休止地砍桂花树... 唱着儿歌:月姑娘在天上,圆又圆亮又亮。花姑娘在树上,又美丽又清香... 听着听着,我就进入了美丽的梦乡。
幼学时节,往往趁着月色,上树去摘枣子,畅想着能摘下一个大大的月亮;和小伙伴一起猫着腰到地里偷了个西瓜,同伴说,月亮睁大眼看见了,为此,我俩一直争执到嘴唇发烫。
有时,疯倦的月亮躲进云里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偷偷的在站岗。
月亮啊,真像奶奶的纺车,纺出了无穷的遐想……

劳 动 号 子
火红的年代,大办农业。白天劳动,晚上也干。你看那月亮特别的亮,像个大灯笼,伴着劳动号子,月上中天她就换下了红衣裳,活像一块翡翠,如水似华,又像一道瀑布一直泻在这广袤的黑土地上。
人们借着月光,平整土地,高温堆肥。推车浇水。犹其是那打麦场上尘糠四起,天上一个月亮,麦场吼声震响。你老远就嗅到了麦香。

子夜时分,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加入劳动的号子里,一会儿吃夜餐,我们也美美地吃了两碗面条。伴着月光,打着饱嗝,喊着"回家了",一路欢畅。
此时,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层,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她性感的姿色浸成了科幻般的时尚。
梦中,还在想着月光、面条、打麦场……

无 邪 的 笑 声
舞夕年代,一边上学,一边干农活,只有晚上,才是孩子们的天堂。
有时候,玩得正兴,猛然看见云层中若隐若现,细得像一弯树叶似的月牙在缓慢地移动着,偶尔从云隙间投出几缕白色的光。
捉迷藏是儿时最快活的游戏。我和小刚一组,一口气跑到小溪边的垂柳下,蹲在河旁。其它小朋友,一时找不到我们,是小刚发现,这时月亮也躲到了小溪的鹅卵石里,我们打赌,谁也不能对外人说月亮在这儿,让她也休息休息。谁料小刚小手在溪水里一搅,月亮不见了。我们很伤心。不一会儿,我发现河水里有个月亮,天上也有个月亮,顿时,我们笑声飞扬。

夏天的夜里,不管大人小孩都愿随月亮在村中散步,听古老的故事;也愿在真挚的笑声里悄悄凝望,这一切都化为柔和而清新的光洒在我们身上。
有时候,我疑惑,人走月行,不远不近,不离不弃,你走到哪儿,月亮跟到哪儿。有时,既便是半个月亮,却丝毫不少满月的明亮。挥一把彩虹,化一张漂亮的吊床,挂在廖廓的天上。

我也曾畅想用一根长绳把月亮永久栓在树梢上,那万道的清辉永远洒在自家的土窗上;我也曾畅想给月亮穿上一件花衣裳,不能让她着了凉;她那光亮啊,永远照在奶奶、母亲的纺车旁。
我的梦想就是过新年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花格格粗布衣裳。
我渴望有月的晚上,我倚在窗前任暖流在胸中荡漾。 我爱月光,可以说甚至全世界的人都不会骂她,人们在月光下,举起大锄,耕作荒芜的土壤。
甚至,月光如洗的夜晚,人们可以原始地、毫无顾忌地闹一闹洞房,此时你才发现,到处张灯结彩,院内外欢声沸扬。

一 场 大 戏
家乡的月亮,像少女俏皮的脸,初一咧开嘴角,十五变得笑容满面。于是,每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在我心中,都是一个美好的向往。
你看,月亮升起来了,你听,村中央高高的戏台上,响起了"紧急风"和"四十八板"。于是,我们几个懵懂少年早早地爬上了那棵弯腰枣树,占了个有利位置,准备看一场大戏。那《狸猫换太子》的戏看了半夜,也没弄懂个中缘由,就这样,还和台下的观众一起吆喝,欢呼,鼓掌。
这样,稀里糊涂地看大戏,高高兴兴度时光。我们一起,在树上的二狗子裤子湿了也不肯下来。第二天,我们还嘲笑他尿裤裆。
一直到大戏散场,我们才朦朦胧胧地随着人流,听着大人们津津有味地议论戏子的唱功和那崭新的龙袍戏装。

前 进 的 鼓 点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随着1978年隆冬的一场瑞雪,联产责任制,人们换上了时髦的盛装。家家的布囊开始鼓胀。
那年的月亮的确像个新娶来的小媳妇,那红盖头被新郎揭下来,就羞答答地跑进新房。人们脸上有了喜悦,生活起居有了保障。

一群接一群的男女青年,背起行囊,北上京津,南下苏广,一路笛声串起久有的梦想。
青年们披星戴月,加班加点,优厚的回报带动了家乡的兴旺: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片片农田丰收在望。
闲下无事,我和当年的几个老伙伴漫步在古塔下,牌坊前,水泥路上,看到整个村庄像个不夜城,高兴的心潮荡漾。
月光如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荷塘。

这时,你在村里村外转一圈,立马被那泱泱鱼池,浩浩跑马场,哞哞的黄牛叫声,吸引住你羡慕的目光。
村东207国道旁,一座巍巍的牌坊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而又活力张扬。沧桑古塔换了新装,新涂的一身素衣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时尚。
村中广场上新落成的仿古戏台要演一场大戏,久违了的越调、梆子将给人们带来一场丰盛的精神食粮。

前进的鼓点已经敲响,新时代的列车正驰向远方。
故乡的这轮月亮,她曾经照过大漠边关,曾经照过灯红酒绿的秦淮河,曾经照过李白的窗口,曾经照过无数游子的行程,曾经让张若虚因月而写下了《春江花月夜》这一恢宏诗章。如今清新月光照着美丽村庄,家乡白塔旧貌换新装。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菱湖碧影人花美,
笑曳骄阳动彩妆"
月亮的故事没有终结,她继续在演绎辉煌,她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