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心海无边】—第1部诗歌文学之7
以下是:[心海无边]--第1部诗歌文学之:
第二篇 格律诗作
以下诗作均以“诗格”为限,以其为要领,严格其限定的词牌名、字数、韵脚、结构等;不得越其雷池半步。
第一章 近体诗
一、五绝
习作一:(20字,平起偏格)
1、诗格: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2、作名:《五绝(黄河对歌)》--1988.7.16 内蒙古临河
箐箐蒿草靓,静静水流声。
漫漫蜿蜒路,茫茫九曲行。
3、注释:每句前两字均使用叠句,以突出情感。此时的黄河已进入平缓的内蒙古平原地区,惊涛拍岸的雄伟霸气尽失,似一首平缓悠扬的浪漫抒情曲。此作表达了一种祈求宁静,祝福平安的意境。
4、写作背景:1988年还在北京军区司令部服役,为响应军区刘政委关于下基层,听民意,大兴调研之风的号召,于7月中旬奉命到位于内蒙古临河市的基层部队调研,路过黄河之时,驻车留影,兴致盎然,并于当晚,成就此作。

内蒙古临河黄河边的旧照
习作二
1、诗格:20字,平起偏格。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2、作名:《五绝(拜中山陵)》-1988.8.27南京
先驱宏志伟,后辈紧随急。
举戟旌旗奋,同侪共灭敌。
3、写作背景:1988年8月27日,在军区机关某部主管科技管理工作,赴南京参加总参某部组织的会议,会后组织代表到南京中山陵拜谒孙中山先生衣冠冢,感受了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的遗训,倍受震撼,有所感悟,留此拙作,以示对先人的敬仰和对自己的砥砺。

笔者(右)与战友游览中山陵时留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