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交巡大队行政区中队,民警8人,辅警17人,全员平均年龄30岁,是由一群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青年组成,是一个团结友爱、自强自信的集体,是一支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积极上进、朝气蓬勃的青年队伍。近年来这只队伍出色的完成了上级分配的各项任务,用忠诚与行动树立了洛阳交警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一致肯定,先后荣获“攻坚先锋岗”、“文明科室”。

分析研判,设置特色交通标线
行政区中队地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辖区内有多个重要行政单位以及宝龙、泉舜等多个大型商圈,日常大型公商活动较多。为保障辖区交通顺畅,保护群众出行安全,行政区中队实行民警分片、辅警分段管理责任制,提高路面见警率,从“面”细化到“点”确保每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
辖区王城开元路口南北相连隋唐园隧道、牡丹隧道,东西向为开元大道主干道,早晚高峰车流量已近饱和,为增加路口车辆通行率,保障辖区居民通行顺畅,中队人员在经过细致观察、合理分析后,在此路口东西向设置直行待行区、在王城开元交叉口设置直行待行区,防范拥堵和事故,全力营造平安、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认可。
以“疫”为令,争当疫情防控“排头兵”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020年1月底大队党支部牵头甘泉河卡点工作,行政区中队全体人员主动向大队党支部请缨:“愿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提交了请战书。全员上岗,24小时在岗轮值,在管辖范围的交通要道安排民辅警对进出城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及时安排到指定医疗点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对同车密切接触人员安排到指定地点观察。党员奋勇争先、民警挺身而出、辅警不甘落后,他们一致放弃假期,迎着危难逆行而上,守卡点、巡重点、保畅通,从鱼肚白到黄昏,从万家灯火到寒风凛冽,甘泉河卡点,警灯闪烁,他们的身影来回奔波,用血肉之躯筑起防止疫情蔓延的坚固防线。
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后,车流量、人流量逐渐增加,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辖区企业复工复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他们走访调研企业,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期间,面临的物流运输方面的困难情况。紧抓“人、车、路”三大环节,加大排查力度,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疏通道路、保障路网畅通,坚持执法宽严相济,全力保障了辖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勇于担当,完成“三大攻坚战”安保任务
2020年8月央视秋晚、河洛文化旅游节及第三届中原产业博览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检,各项中心任务交织叠加,硬骨头、硬战役接连不断,工作强度史无前例,这支队伍秉承“事不过夜、干就干好”理念,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把路面秩序作为检验履职尽责的“试金石”,全员团结一致和永不服输,针对演员驻地、焰火燃放、交通保障等关键环节,按照“分兵把口、逐级负责、整体联动”的组织模式,实行“一点一案、一点一策”,设置“交通管控、现场封控、核心保卫”3条防线,全力保障绝对安全。对重点驻地酒店,划定核心圈、管控圈、警戒圈实行“三圈守护”,对明星艺人安排警卫组接送守护,全程未发生骚扰拦截事件。特别是9月19日开元湖焰火晚会,面对50余万的群众涌入,自下午5点至深夜12点,刷新了洛阳交警形势最为严峻、连续作战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但他们以扎实过硬作风取得了交通安保的全面胜利。

在完成“三大攻坚战”交通安保工作的同时,业务工作标准丝毫未降。在各项任务交织叠加期间,静态秩序治理、“减量控大”、 大气污染防治及工程运输(渣土)车治理监控抓拍等工作仍居大队工作第一名。通过集体的付出和奉献,保持辖区交通秩序的通畅,过硬的素质是这个集体的特点,也是这个集体的根基,也正是这个整体的内在素质过硬,才有了这个集体近年来优秀的外在形象。
攻坚克难,确保花会顺利举办
行政区中队全体成员在工作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刻带头冲锋、身先士卒,尤其是今年的第39届牡丹文化节,自4月以来,中队25人全员停休,积极投入到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五一小长假交通安保工作中,全力保辖区周边交通秩序,面对今年各景点游客激增的现象,中队全体成员连续一个多月每天早出晚归,以队为家,大家在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热情服务,文明执法,向各地游客们展示了洛阳交警的良好形象。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影响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在做好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及“五一”小长假交通保障工作的同时,中队累计查处各类类违法3000余起,消除了事故隐患,保障了道路安全,树立了洛阳交警为民服务的新风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行政区中队全体党员、民警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凭着过硬的素质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信息来源:洛龙交巡大队)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