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河南•商丘

世界视野 天下共享
佳作精华展示平台

中华源流话商均
口南秀山整理
史载:在4100多年前,尧帝很欣赏舜的品德和才能,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一同嫁给了舜。娥皇和女英她们遵守父训,姐妹二人同待一夫,并相亲相爱。后来,女英生下一子起名叫义均,是舜帝的嫡长子。
尧帝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考验,认为舜德才兼备,尧年老时将帝位不传与其嫡子丹朱,却禅让给舜(史称虞舜),虞舜年老时,也没把帝位让给自己的长子均,却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禹得天下后,为感恩虞舜,遂将虞舜的长子均从山西蒲板接过来封于虞称虞国。(虞国属于商地,所以均又被称为商均)。虞国是商均的封邑,商均即是虞国的开国元君。如《海内经》所说,商均是始为巧缍,《荀子》中亦说商均始作弓矢,《中固史话杂论》、《墨子》也写道:“虞始作舟,”倕作舟”,商均造倕在虞国,故又称巧倕。因此说,商均是我国渔猎时代的发明家,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商均的父亲舜帝虽然把帝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商均既不反对又不生气,他认为父亲和尧帝一样,任人唯贤、既不靠武力夺取,也不靠世袭继承,而是靠民主推荐和试用考核去登上帝位。这样国家没有内战,没有暴乱、上下团结一致、为民谋福祉,国泰民安,才能使国民大众平安过上好日子。所以,商均认为父亲舜帝做得很对、很得民心。于是,商均任虞国国君后,他发动人民制造弓箭:一是打猎使用,二是防备国外敌人侵犯边疆。他发动人民学制造小木船:一是到河里捕鱼虾,二是以防水患救生。
那时侯,因黄河水常常泛滥,虽然尧、舜、禹三代帝王一代接一代发动大众筑起一道大堤拦围黄河水,有时黄河泛滥时犹如一头猛兽怒吼,奔腾轰呜涌向河南岸,冲破大堤,淹没了庄稼,商均为防水患,他召集全国大众挖沟挖渠,一是天涝之年把水引进沟渠里储蓄起来,二是天旱之年,把水放出来,引进田野里灌溉庄稼。商均在虞国生活几十年里,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非常拥护商均,举国上下赞不绝口。总之说,商均虽然不是圣人,但也是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贤人,是一个很得民心的国君。
虞国的疆土有多大?但无文字可考,从一些旁证传说,它北接济宁一带,虞国东南三里处有个重镇叫做“纶城”。西南临商丘,西北靠定陶。秦时,在有虞国疆土的基础上建有虞县。由此,可以看出虞国的疆土应当不小于后来的虞城境界。
据说商均重病期间,经国臣选定葬地后,虞国老百姓积极出力挖掘墓坑。当年都是人工用石具、木具挖土,装在小木车上,一小车一小车把土推出墓坑,当地老百姓不怕千辛万苦,经过数月的苦干,终于把墓坑挖掘成功。商均病故后被下葬在这个大墓坑里,每年春秋季节,虞国老百姓都纷纷前来举祭、香火不断。但老百姓举祭时,人人都在自己村庄地里带来一兜黄土添在陵墓上,年复一年,使陵墓越添越大《虞城县志》记载,当初商均墓周围占地面积9.6亩,有5丈余高,从高大的陵墓看来,商均是一位很受老百姓爱戴的国君。古墓旁曾有祠宇一座,还有古代建筑物:石人、石马、石羊、石狮子、石牌坊、还有石碑数通。
据说王莽立帝后,他很敬仰商均帝王,就把商均墓改名为陈定亭之说,《姓氏大全》记载:陈、相传虞舜、商均、虞思的后代,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建立陈国。但无论如何演变,商均在虞城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四千多年定为虞城的发展立下不少功劳。虞舜、商均、虞思等他们的遗风定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发扬光大。 到了清代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知县程本节亲笔撰文,又在商均墓前立大小石碑两通: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建立社稷商均坛,商均墓也是历代州官县令等官吏首拜之地,曾有专人看管陵墓。每年春天举祭人来人往,热闹非风。墓地周围树木茂盛,每到阳春三月,鲜花满林、游人瞻仰不绝。几千年来,商均墓前几户守陵墓人家,如今已经发展到上千人的商均村庄了,其中本村商均后裔陈姓宗族就有200余人。
商均墓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冲刷,墓土大量流失,现在周围面积只有一亩八分地大,高不足3米,当年陵墓前的旧祠宇、旧石碑、石牌坊、石马、石人、石羊,石狮子等已无存。




商丘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
青年文学家商丘分会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绿水青山 豫洁 思航 水自成溪 宽阔 沐雪赏梅 古韵之声
法律顾问:林效东
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主编:翰墨凝香
副主编: 林效东 好人有好报 德艺双馨
认证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翰墨凝香 德艺双馨
实习编辑: 风帆 海纳百川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德艺双馨】【海纳百川】[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