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谷济子的由来
文/何大年
诗刊杂志准备刊登我的几首作品,见我诗稿上只有本名而未署笔名,所以关心的询问我是否有笔名。关于笔名,我以前有过两个,但我对原笔名一直不满意,以致后来不愿再使用。这次,我是应该好好为自己再取个笔名了。
对于笔名大家都不陌生,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隐去真名所署的别名,这种文学现象很普遍,既风雅也可以别具一格、同时也是保护自我真名隐私的好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六位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些名字都是笔名,没有一个是原本的真名。以上这些笔名取得简约、叫得响亮,各有各的含义。因为大文豪们的影响太大,以致笔名取代了真名,原名都已经不再重要或者干脆舍弃不再使用了。可见,笔名对文人来说不仅仅是文雅之需,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我这个笔名怎么取呢?有朋友说,取笔名要考虑星座。按照出生月份排列,我二月出生系水瓶座,可我实在不懂星座也对星座毫无兴趣,不知道如何选择用星座的含义来取名,只好作罢。
还有人说:从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诗句中选精典词语为笔名。比如说著名作家冰心本名谢婉莹,从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取出冰心二字为笔名。再比如说,琼瑶这一笔名来自于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张恨水这一笔名来自李煜的《相见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以上所例举的几位均是大作家、著名文人,我作为一凡夫俗子又岂敢效仿名人,从千古名篇中取字沽名,所以也只好作罢。
当然取笔名可以虚、可以实、可以风花雪月、可以下里巴人、可以天马行空、可以鬼神俱惊、各随所愿,各喜其好。我又取个什么笔名呢?就在我纠结之时,朋友们为我取了以下几个笔名:灌城一郎、辣椒炒粉、图梦、慎思、静夫等。灌城也是地域别名之一,但灌城一郞像日本人的名字,取此名招摇过市岂不被国人骂死,那是万万不能取的。辣椒炒粉是个开玩笑的笔名,尽管是别出心裁、可能吸引他人眼球,我还只能是一笑了之。至于还有人建议的:醉翁、图梦、慎思,静夫等,我都不太喜欢,一概作罢。
取笔名还是应该要有点实际意义,我想到鲁迅这一笔名的来由:鲁迅,本名周树人,所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了鲁迅这一笔名。为什么要取这一笔名呢?周树人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曾在学生办的《河南》杂志上发表论文《文化偏至论》,署用笔名“迅行”,即取自励前进奋发之意。许寿棠在《亡友鲁迅印象记》记载:鲁迅曾当面对他说过“因为《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意。”这是“鲁迅”笔名来由最权威的解释。
受鲁迅笔名的启发,我想我的本名中有个“年”字,“年"的最原始本义是物丰收,笔名的第一个字就取个“谷”字,下面再取什么呢?物丰收即稻谷丰收,应该取个“丰”字、再取个“子”字。“子”,字义很广,有以下几层意思: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过年时出生的男孩;子又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丑寅卯,一切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这么好的意义,那么就可取笔名为“谷丰子”了,可一看这一笔名的谐音为“谷疯子”,若真取此笔名,那岂不是予人口实,便只好哈哈一笑舍弃。取笔名有三忌:忌与别人雷同,忌俗气,忌太直白肤浅。我又觉得“谷孰子"可以考虑,“孰与熟”在古代同义,可又怕别人将“谷孰子”读成“谷敦子”。唉,取个笔名也让人闹心。
想来想去,脑袋里冒出“谷济子”三字,经查、网上无同名,“谷济子”有开谷济苍之意。“济”字意思好,本义是“过河、渡河",引申为对困苦人加以帮助,这与我律师这一职业的内涵相契合,律师百济苍生,用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服务,为民维权、为社会服务。
于是,我的笔名就定为“谷济子”。

何大年简介
何大年(笔名谷济子),
全国优秀律师。江西省律师协会原副会长。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席。
中华诗词学会、江西省诗词学会、江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江西文化研究会理事,以及益友文学社、南飞雁文学社、竹韵汉诗学会、悠悠诗社等诗社、文学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