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重返当年营屯 追思“成昆”英烈》作者/王耀明

作者同昔日的战友为“英烈”献上花圈并致敬

作者/王耀明:沪上收藏家,原陆家嘴警察署署长,浦东分局110指挥室主任
别无所好,唯爱读书。
座右铭:人活凡间,一切皆流,唯有定数:“写作雅玩观礼记,儒风道韵点春秋。
【克勒文苑】八.一抒怀&追忆军旅‼️→《重返当年营屯 追思“成昆”英烈》🚩🚩 ■作者/王耀明
【导读】:一生最美是军旅。52年前,我们这批十七、八岁左右的新兵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战友有缘汇集到成昆线渡口支线一起战天斗地筑铁路、献青春的情致,至今历历在目……

【正文】:▼▼▼
九省市铁道兵五师退伍转业老兵赴川凭吊热血铸就成昆线英烈的祭文如下:(三鞠躬)

九泉之下亲密的英烈们:
碧血丹心铸“成昆”,追思英烈情为魂。今天是2015年4月11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我们九省市铁五师退伍转业36位老兵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为梦而行,并代表九省市因故来能前来的所有老战友专程来到阔别四十多年的西陲钢城——攀枝花。昨夜,刚踏上这片神秘而秀丽的热土,我们就思绪万千,心潮起伏;顿时,往年许多难忘的记忆浮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以普通老兵的名义,并用极其简朴的祭祀仪式,定格在米易县革命烈士陵园,凭吊不该被遗忘的先烈,寄托我们的哀思。此次凭吊英烈主题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践行深切缅怀先烈精神,千里追寻信仰力量的宿愿。

当年战士们奋战的剪影
一生最美是军旅。52年前,我们这批十七、八岁左右的新兵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战友有缘汇集到成昆线渡口支线一起战天斗地筑铁路、献青春的情致,至今历历在目。历经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在1970年7月1日建成了世间罕见地质结构最复杂乃至中国铁路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除以后所建的青藏铁路以外)西南大动脉成昆线的全线贯通。

当年战士们奋战的剪影
透视陵园一隅,曾记得整条成昆线1100公里,平均建一公里铁路就有一人捐躯,屡屡从未谋面的英名,足见其血染风采,令人敬仰,催人追思。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大家思念之情与日俱增。如今,我们深切地感到,没有英烈的满腔热血和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和繁荣。你们每位英烈就是我军铁道兵中最为杰出的精英和我们心中的巍巍丰碑。

当年战士们奋战的剪影
此次凭吊活动,旨在激发我们把英烈们不朽的精神永远地、深深地珍藏在心底,深刻铭记当年那种铁道卫士的光荣牺牲与庄重尊严,以此转化为我们退伍转业老兵在新常态下的新活力。为纪念史无前例的成昆线伟大工程,曾由王树文、杨志谦、朱玉成设计,北京工艺美术厂160位工艺师匠心制作,用8支象牙雕塑一尊迷你版(1.1米×1.95米)雕塑艺术作品,通过“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手法,将成昆铁路壮美风光浓缩于雕塑艺术作品,生动、鲜活地再现了当年筑路可歌可泣的伟大场景,至今置放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供世人永久纪念。

联合国纽约总部的象牙雕塑一尊迷你版成昆线
纵观我国铁路发展史,如今我们已跨入了高铁时代,这铿锵有力的事实,足以告慰那些长眠在寂静幽谷九泉之下先烈的英灵们,祈愿你们长眠而永生。我们生者在祭拜先烈的同时,更要紧跟高铁时代的列车,继续滚滚向前行动,关注信仰、修为、抗衰等方面多下功夫;我们趁弥坚之际,向先烈英灵们学习,尽情地书写“大千世界任我游,岁月精彩即人生”的篇章。献上一枝圣洁的鲜花,点上一支小小的香烛,深表我们的敬意与追思。与此同时,衷心地祝愿各位退伍转业老兵们让梦喝彩、信念光彩、体魄神采、家庭风采、岁月精彩!

继承是最好的纪念。借此机会,我们感谢苍天、感谢大地、感谢自然、感谢时间、感谢时代、感谢生命、感谢始祖、感谢祖国、感谢父母、感谢党与部队、感谢英烈、感谢大家!世上只有妈妈好,人间唯有战友亲。

最后遥祝:天路英烈万古流芳!(本文节选自王耀明先生的书作《人生如树》)


《重返当年营屯 追思“成昆”英烈》🚩🚩
>>>>>>>>>>>>(END)
撰 稿:王耀明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本文作者王耀明先生简介▼

王耀明:沪上收藏家,原陆家嘴警察署署长,浦东分局110指挥室主任
1952年生,浙江平湖人,诞生在上海石库门,68届初中毕业,17岁(1969年3月)应征入伍,曾在铁道兵服役4年,1972年10月1日入党,1973年3月复员回沪,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分配到上海公安系统工作。
先后在闸北公安分局分局海宁路派出所、政治处、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处、卢湾公安分局办公室供职,于1993年2月15日调至浦东公安分局工作。先后闸北分局团委书记、卢湾分局办公室副主任,浦东分局110指挥室主任、川沙警署办公室主任、治安支队三科科长、后勤保障部综合科科长、陆家嘴警察署署长、沪东新村警察署署长等职,至2012年10月底在外高桥保税区公安处退休,从警39年。
在职期间,努力进修、先后获得大专文凭和法律本科文凭。别无所好,唯爱读书,早在1980年起,曾是《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通讯员,其余爱好写作,以文会友。退休后,人闲心不闲,写写记忆中的片断,经过近3年努力,著有《人生如树》一书。人活凡间,一切皆流,唯有定数:“写作雅玩观礼记,儒风道韵点春秋。”
(▼上海海派书画院院长吴元京给王耀明先生亲笔题写的对联)
主要著述有《“自由世界”之梦》、《浦东第一警察署》(合作)、《“新生族”的悲哀》(合作)、《东上海有了“蓝牌旅馆”》(合作)、《略论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科学化》、《平安来自“治顽”后……》获(人文沪东报)征文比赛作品三等奖、《古燕京里墨蕴香》,《不散的军魂》发表于《新民晚报》夜光杯
▼本文作者王耀明先生的典藏一览



【克勒文苑】《重返当年营屯 追思“成昆”英烈》作者/王耀明
2021-08-01 20:29:36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