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情怀十篇】
文/乔新华
(一)
《五律 · 军旅时光》(平水韵)
早岁志从戎,星光冠上红。
衣飞青榄色,裤展碧天风。
领耀丹霞艳,身腾铁血雄。
为今人月老,趋乐逗孩童。
(二)
《人月圆 · 致战友》(词林正韵)
韶华报国从军去,壮志舞豪情。
铮铮铁骨,腾腾热血,无悔人生。
回归故里,安居乐业,淡漠功名。
退休养老,悠闲自在,与世不争。
(三)
《定风波 · 向军人致敬》
(词林正韵)
锦绣青春血气刚,
容光灿目绿军装。
听党指挥弘誓愿,
奉献,雄师勇武铸安祥。
卫国扬威扶正义,
锐志,豪歌步进向辉煌。
抢险抗灾身影现,
救难,无边大爱谱华章。
(四)
《如梦令 · 战友情》(词林正韵)
绿岛崇明湿地,翠野汝阴嘉气。
千里问君安,但见一行雁字。
情谊,情谊,珍惜年年岁岁。
(五)
《八一放歌》
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南昌起义,唤醒黎明。
驱散乌云开丽日,
荡涤腐朽救苍生。
信步井冈,会师情浓;
力凝一处,众志成城。
直为人民谋利益,
肩担大任建奇功。
三大纪律,八项规定;
秋毫无犯,不辱使命。
铁律威严得赞誉,
无愧人民子弟兵。
雪山草地,跨越从容;
枪林弹雨,毅然前行。
投身革命何所惧,
此心无悔向牺牲。
千难万苦,笑脸相迎;
舍生忘死,不变初衷。
星星之火辉天地,
烈烈光焰灿红星。
转战八方,横扫敌营;
决胜千里,勇猛争锋。
一路高歌奏凯旋,
军旗所向荡雄风。
改朝换代,成就殊荣;
卫国安邦,江山永宁。
三军抖擞声威壮,
豪气冲天炫彩虹。
五十六族,八一同庆;
奉花万束,祭拜英灵。
今得安乐享清平,
感恩常念毛主席。
(六)
《八一颂》
漆黑的长夜里升起一颗红五星,
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带来希望。
一颗两颗派生千万颗星,
浩浩荡荡汇成星的海洋。
这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工农武装,
这是一支改天换地的庞大力量。
啼饥号寒的民众从此有了依靠,
水深火热的百姓从此有了欢畅。
这是人民祈盼的救星,
牢记宗旨不辱使命肩扛着兴亡。
这是人民自己的队伍,
鱼水情深心向一处似葵花向阳。
军号在冲锋里激昂,
军歌在凯旋里嘹亮。
军旗在战火里鲜红,
军威在硝烟里高扬。
军人在血性里成长,
军队在炮声里雄壮。
从无到有,
身姿在磨难中高唱。
从弱到强,
步履在挺进中豪放。
为了人民,
舍生忘死谱写荣光。
这是正义之师,
摧枯拉朽胸怀四方。
这是王者之师,
所向披靡横扫凶狂。
这是爱民之师,
千秋不二举世无双。
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铭记着先烈不朽的脸庞。
无数张青春的容颜,
在人民泪湿的怀念里流芳。
庄严着天安门的美丽,
雕铸着共和国的辉煌。
站起来的人民,
心中不忘英魂的高尚。
强起来的人民,
誓愿实现未了的理想。
富起来的人民,
接力焕发无私的担当。
在党的旗帜下,
八一五星赤诚着威武辉亮海疆。
热血中华儿女,
沸腾的爱为祖国筑起铁壁铜墙。
民族伟大复兴,
梦圆美好必定在报捷声中宽广。
(七)
《感动中国》
序: 看到边防战士在荒漠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顶风沙冒炎寒戍边卫国,黝黑的脸上布满蝉翼状的皮层,不禁让人动容泪目,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战士——
一双双刚毅的眼睛
闪亮在海角天涯
一张张皲裂的面孔
绽放在边陲哨卡
一排排伟岸的身影
守卫着一草一花
一个个祖国的骄子
绚烂着青春年华
日烤风雕
抒壮志豪气迸发
冰封雪漫
铸忠诚真情无价
江山多娇
是战士铁血作画
安享太平
是赤子舍命送达
你来自四面八方
远离亲人爸妈
你汇集各个民族
兄弟凝聚为家
你是共和的盾牌
无畏凶神恶煞
你是祖国的名片
尊严威慑天下
因为你
五颗星才如此金灿姹娅
因为你
中国红才更加夺艳飞霞
人民向你致敬
心疼子弟兵捎去牵挂
祖国为你骄傲
因有好儿郎支撑华夏
(八)
《冰雕125》
题记: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125名志愿军官兵成建制冻死在雪地里。从此,“冰雕连” 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光荣地载入军史。
一双双 定格的眼睛
威严地 注视着前方
一个个 凝固的身躯
威武着 冲锋的模样
这是军中的战神
披着 用冰雪浇铸的铠甲
无畏 零下四十度的冷酷
一尊尊 化作不朽的雕像
这一幕 天地凄然动容
这一刻 日月惊魂失色
就连不可一视的对手
也为之震撼心生敬仰
呼号的风雪
飘扬起 洁白的花朵
悲恸地 向英雄致敬
庄严着 英雄的脸庞
呜咽的江海
翻卷起 悲壮的波涛
痛心地 为烈士送行
倾诉着 无尽的悲伤
这样的军队 何人能战
这样的士兵 哪个能敌
不战而屈人之兵
烈烈雄风 激昂着铁血炎黄
在大中华的画卷中
一帧帧 挺立着民族的脊梁
在共和国的史册里
一页页 荣耀着英雄的光芒
他们的容颜 千秋永驻
他们的英名 万古流芳
人民 因这样的军队而骄傲
祖国 因这样的战士而辉煌
(九)
《这一吻》
序: 清明时分,云南昆明嵩明县106岁的老母亲,奔波400余公里至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独子李加友烈士。她踉踉跄跄走向儿子的墓碑、亲吻儿子照片的情景,令人感动泪奔,一时爆网。
清明节,哀思节
伤心人,肠欲断
一百零六岁的老母亲
千里探儿烈士陵园
她步履蹒跚走到儿子墓前
颤抖着双手扶摸碑沿
突然把儿子的墓碑紧搂在怀里
生怕儿子别再走散
呜咽呼唤着爱子的名字
加友......加友......你去哪了
一声声,一声声
撕心裂肺祈盼着儿能还
泪水纵横在苍老的脸上
儿啊......让娘再来亲亲你
一遍遍,一遍遍
亲吻亲吻着儿子的照片
这一吻
让天地失色惨黯
这一吻
让山河动容悲叹
儿子是老人的唯一
更是老人唯一的依恋
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几多梦里相见一面
母子连心
母爱齐天
朝思暮念寢食难安
牵肠挂肚情深无限
现如今,阴阳两隔
白发人祭黑发男
心流血,失子之痛
空留墓碑人不见
山若有情山亦碎
海若有泪海亦干
告慰母亲
英魂一直陪伴您身边
儿子是母亲的骄傲
儿子是祖国的尊严
祖国和人民都不会忘记
永远把您的儿子铭刻在心间
(十)
《老兵》
老兵
一个沉甸甸的称谓
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在枪林弹雨的漩涡里穿行
老兵
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担当着道义的重任
在万里长征的壮举中奔腾
老兵
一个红彤彤的缩影
澎湃着无悔的热血
在党旗军旗国旗上火红
老兵
一个金灿灿的标志
辉亮着生命的旋律
在共和国的画卷上光荣
敢爱敢恨敢打敢拚
面对生与死的洗礼
老兵的身躯
在坚定的信仰里永恒
无私无畏无怨无悔
把青春托付给人民
老兵的情怀
在执著的理念里恢弘
千万不要忘记
幸福的日子连接着无数老兵
千万不能忘记
中国红的色彩灿出这些老兵
向老兵致敬
当为血性民族的象征
为老兵颂赞
传承中华不屈的品性
作者简介:
乔新华,安徽阜阳人。喜文学书法,好刻纸音乐;淡名闻利养,求清净愉悦。放飞心情,与人快乐,善行善念,天地人和。
🍀🍀🍀🍀🍀🍀🍀🍀🍀🍀🍀🍀🍀🍀🍀
大型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