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传媒投稿须知


著名作家刘岸做客榕城,叙说鲜为人知的故事
(梁华 江获)

7月30日,厦门文学院院长、《厦门文学》杂志主编、著名作家刘岸应邀做客福建省文学院,在三坊七巷以“‘一带一路’与《子归城》”为题,与读者分享了他创作长篇巨著《子归城》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守边防、当法官、拍影视、当作家的传奇故事,阐述了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种感悟。

多卷本长篇小说《子归城》长达160万字,包括《古城驿》《根居地》《在天狼星下》《石刻千秋》四部。故事以“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的过去和现在为明暗两条线索,主线为百年前陆丝重镇子归城里发生的系列传奇,副线为新时代的子归城后人“我”、林子非、谢琳娜等人的活动,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二者联系起来,展现了两地人民面对战争、灾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回顾百年沧桑,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

十多年前,作家刘岸曾先后多次在新疆为央视拍摄纪录片,行程上万公里,在丝绸之路上来回奔走、采访、拍摄。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罗布泊、楼兰古城、米兰遗址、精绝国、高昌国等地,还去了许多人迹罕至的文化遗存,经历了多次不期而遇的龙卷风,沙漠飓风。那里正是“陆上丝路”的核心地带、四大文明的交汇处。面对那些曾经繁荣昌盛的古代文明遗迹,他产生了要写一部长篇小说的念头。2006年,他创作完成了8万余字的关于陆地丝绸之路的中篇小说《湮》,2007年人才引进到厦门后,他又经历了多场台风及灾后重建,感受到了海洋文化和闽南文化的魅力与精神。故而,他在重写《湮》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一带一路”的历史与内涵,又加入了“海丝”的叙述线,最终历经13年呕心沥血,完成了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子归城》。

福建省文学院副院长曾念长主持了讲座,介绍了国内文学界对《子归城》的基本评价,认为“这是一部让人满目瑰丽光泽的长篇小说;是一部集史诗性、先锋性和寓言性于一体的小说。”刘岸则与读者像朋友一样拉起了家常,他说,“我曾在海拔近4000米的雪山之巅守过边防哨卡,也曾当过刑庭法官,这使我的作品有时会呈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一切还是源于生活。《子归城》里的主人公‘刘天亮’原型是我的祖父,而另一个重要人物‘诸葛白’原型是我的外公。子归城也是有原型的,其遗址至今还在奇台县城北部的沙漠中”。

会上,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梁华声情并茂地诵读了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舒婷、邱华栋等人为《子归城》做的精彩点评,赢得了阵阵掌声。
《福建文学》执行主编石华鹏评价说,《子归城》这部小说的架构是非常大的,充满异域风情,让人想象荒漠中是怎样诞生了一座城市。他说,“刘老师是一个制造障碍的小说家。制造障碍并克服,这个精神实际上就是一个出色的小说家应该拥有的精神。”

《台港文学选刊》主编练建安从《子归城》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现实意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刘岸的创作成说,他说,刘岸的小说如诗如画,他用诗化的语言来创作小说,充满了宏大的画面感,值得细细研读。

许多读者听众也就《子归城》的创作等问题与作家刘岸进行了积极交流,气氛亲切而热烈。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联指导,福建省文学院主办,厦门市文联指导协办,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文学》杂志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等单位协办。

会后,读者纷纷购书。


作家为购书的热心读者签名。








刘岸,原名刘壮志,笔名老岸、庄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出版系列编审、一级文学创作。已发表各类作品十多部计600余万字、影视作品80余集(部)。作品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子归城》(四卷本)、《尘土飞扬》;长篇理论著作《小说家的技巧》(上、下册)。
现任福建省厦门文学院院长、《厦门文学》主编、厦门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历任边防十团四连排长,新疆军区司令部参谋,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刑事研究员,新疆兵团《绿洲》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兵团作家协会、兵团电视协会副主席、新疆报告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福建闪小说作家吴宏鹏长篇小说《苦苦落落》面世
点我,阅读17K小说网吴宏鹏长篇小说《苦苦落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