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
🌹大城潭河自叙
🌹诞生在遥远的洪荒太古,穿越沧桑的地质,斑驳的碣石,曾随燕山运动起舞。裸露在人世间的行藏,见证着年轮。
🌹人们约定俗成把我叫“河”,很害羞。没有大江的浩荡,也无大河的舟楫往来。与其说是河,何不如说是溪。
🌹自觉得渺小,只是滠水的支流而已。蜿蜒仅4公里,蛰伏在黄陂东北的塔耳与姚集地界,不求闻达于诸侯。
🌹从不自卑,轻哼着小曲儿,在自信的世界里。从柿子树店柳家咀发韧,在丘陵拥抱的盆地中穿行,窄长的平畈地带游弋,轻轻弹着小曲,田园牧歌的炊烟袅袅。
🌹在8里路的流域中,跨二个街乡,四个行政村,十几个自然湾。至于有多少田地,多少人口,那是土地菩萨的事,我不问这个。

🌹非常明确自己的使命,收罗山间的涓涓细流,奉献甘棠给田野。让稻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保障无虞地丰收。把自己的心血,自己的坚强,拼命在与旱魔的抗争。用清彻照影着无私与坦荡,流淌着世代。
🌹襟带两边的自然湾聚落,百十户人家参差单元,都是怀边揣着的苍生。呼唤着吸吮乳汁,是做娘的本能。清点着一个个的名字:细易家湾、程家咀、刘家咀、甘家田、柳家歌、杨家咀、大城潭、胡家田、陈家铺、许家湾、张家河、林家河、段家湾;蔡胡家湾、涂家田、涂家店、卢家湾等,一个也不能少。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不知经历多少世纪,播迁多少村落,无怨无悔地滋润着希望。
🌹傍水而居的村落,田挨田,地挨地。朝夕栽秧割谷、种菜浇水,相逢一笑在四时乡情画图中。
🌹洪武移民,又是一茬山居的亲邻。沿河两岸,架起了鹊渡,通婚不过十五里的圈子,儿女亲家,姑舅老表,沿途比比皆是。
🌹流水线的一带风光,农耕图腾着吳楚的巫风傩习。从细易湾开始,元宵社火,如期上演着文化在乡村的浓郁。举牌灯祈福风调雨顺,天地人和,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气兴隆着大湾的热火。蔡胡湾100多号人提灯上寨,长蛇阵的队伍盘桓在山路,与十五的月亮相映夜空。
🌹龙的传人,在段家湾兑现着逼真。玩龙灯的热火朝天,喧嚣的鼓乐,绽放的鞭炮,在欢嬉着年年吉祥。

🌹上仙峰寺,各湾列序上庙。虔诚叩拜神祇。舞狮踩高跷是大戏的动人心魄的场面。竞逐风流,每湾展示不同的自我,卓尔不凡的风貌。
🌹乡村花鼓戏,是一道年味的大菜。从清同治年间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丰富多彩了文化饕餮。青春的少男少女们,借着这个机会,寻求意中的抉择,相亲会上的缠绵,不少人演绎牛郎织女的佳话呢!

🌹馒头寺的皮影戏,曾是黄陂北乡的烫金品牌。清末民初的班子,登陆大江南北都市舞台。老艺人的精彩演出,非遗保护呼唤着继承。掌声雷动的鼓励,直呼“过瘾”的现场,依稀如昨。
🌹水西流,出王侯。在下游大城潭,闻名遐迩的木兰从军的故事,就诞生于这里。唐初朱木兰的发端,神奇传说,让人心驰神往。在上游程家咀,一位放牛伢杜义德,消失在家乡的视野后,突然闪亮在共和国的授衔仪式上的中将,抚镇西北的兰州军区司令员,扑朔迷离。
🌹四面的重峦叠翠,潜匿着毓秀钟灵。抗日烽火连天的岁月,一支新四军三千虎贲驻扎在柿子树店,神兵天降突袭着日伪驻点。鬼子们惊心惶惶。深入敌后的游击战,撰写着抗战的华章。

🌹渔樵耕读,是老百姓的梦寐。在科举时代,从这里走出的读书人,实践着光宗耀祖。民国初年的柳植阶,称为黄陂的“四大金刚,就诞生在这方土地上。
🌹在柳家畈村,还蹦出来个武汉市高考状元柳杰。鲤鱼跃龙门的神话,在一个普通家庭上演。
🌹美丽乡村建设,浓墨重彩着明天。还有更多的精彩,正在排练。这块土地上的灵气,拭目以待着石破天惊,黄陂现象的折子,还在酝酿构思……
🌹2020年3月27日🌹于黄陂木兰乡小寨村蔡胡湾

潘安兴,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57万字待付梓。电话13397133752,住址:武汉黄陂盘龙城叶店北领袖城丙7栋1单元12楼03室。身份证号码420123194910113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