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15)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读巾帼烈士诗歌
向警予(1895-192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溆(xù)浦人。长沙周南女校毕业。1919年参加新民学会。同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入党。历任中央妇女部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妇女工委委员长。曾领导上海丝厂、纱厂、烟厂女工运动和罢工斗争。1925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4月担任武汉市总工会宣传部领导工作,后调武汉市委宣传部,主编《长江》刊物。随后又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领导工作。是中共第二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委员。1928年3月在汉口法租界被捕,5月1日英勇就义,年33岁。
1916年11月21日,向警予创办并任校长的溆浦县立女子学校开学,创作:
《溆浦女校校歌》
美哉,庐山之下溆水滨,
我校巍巍耸立当其前。
看呀,现在正是男女平等,
天然的淘汰,触目惊心。
愿我同学做好准备,
为我女界啊大放光明。
“天然的淘汰”:出自达尔文进化论,指生物不进化就要被淘汰。
魏嫲(má1903-1928),共产党员。广东五华县华阳镇人。3岁卖为童养媳。1925年参加农会,并动员穷人加入农会闹革命;5月,被选为乡农民协会妇女委员和宣传员;7月,参加农民武装大会,带头剪掉发髻(fà jì);创办夜校,组织妇女学文化、学政治。1926年9月,参加乡农民自卫军,协助农会推行“二五”减租政策。1927年夏,领导全乡妇女协同农军作战抗敌;11月入党。1928年3月,奉命隐蔽活动,一次扮成挑夫侦察敌情时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5岁。就义时昂首高歌:
《就义诗》
又吹号筒又拿枪,
咁(gān)多兵士来送丧(sāng),
咁多官员做孝子,
死到阴间心也凉。
咁多:广东方言,即这么多。
心也凉:心里痛快。
张剑珍(1911-1931),共产党员。广东五华县双华镇人。10岁时,被重男轻女的父亲——本乡“聚昌号”老板卖为童养媳。1926年,受男家之兄、革命者胡国枢的影响和帮助,毅然加入农会,担任乡农协宣传员。1928年革命处于低潮,她上山找到革命组织,担任宣传员。后历任县妇联委员,红军团、军宣传员,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带领铁姑娘战斗队,配合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袭击根据地的计划。后不幸被捕,敌警大队长张九华见她年青貌美,劝降欲纳为妾,遭到严词拒绝,便用酷刑,但张剑珍坚贞不屈。作:
《五更叹》(选两首)
一更叹,坐监牢,
如今变成笼中鸟。
爱剐爱杀无要紧,
为了革命心一条,
唔(ḿ)怕刑场去过刀。
五更叹,天就光,
又想红军古团长。
培养教育剑珍女,
党系我个亲爹娘,
视死如归跟着党。
唔:广东方言,单纯的双唇鼻音。义同“不”,如“唔好睇(dì)”,意指不好看。
不久,张剑珍从容就义,年仅20岁。她用山歌唱出:
《就义诗》
人人喊我共产嫲(má),
死都唔嫁张九华!
红白总要分胜负,
白花谢了开红花。
怀着沉痛悼念的心情和极大的尊重,拜读这些用鲜血与生命写成的诗歌,看得见革命烈士从容骄傲、乐观无畏、视死如归的神情:
巾帼赴死正芳华,
玉殒香消血染花。
魅力与诗同至美,
可惜英烈未还家。
(2021年3月15日)

李学贵,大学学历。秦皇岛市政协第八至十届秘书长,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参加编撰《人民政协教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秦皇岛》、《秦皇岛年鉴》,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近年来在市老年大学学习朗诵、声乐、鼓曲、体育舞蹈,主持文艺演出。喜欢读书和写作,撰写《人物/诗词与党史》、《诗词名篇与秦皇岛》及其他诗词文稿数百篇。《人物/诗词与党史》已撰写60篇,年内计划完成100篇,作为向建党百年的献礼。

